先事
- 拼音xiān shì
- 注音ㄒ一ㄢ ㄕˋ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先事[ xiān shì ]
⒈ ?謂先行其事。
⒉ ?猶事前。
引證解釋
⒈ ?謂先行其事。
引《禮記·坊記》:“禮之先幣帛也,欲民之先事而后祿也?!?br />孔穎達(dá) 疏:“欲民之先事而后祿也者,先相見是先事,而后幣帛是后祿也?!?br />《左傳·襄公二十八年》:“先事后賄,禮也。”
杜預(yù) 注:“事大國當(dāng)先從其政事,而后薦賄以副己心?!?/span>
⒉ ?猶事前。
引《漢書·張湯傳》:“老臣耳妄聞,言之為先事,不言情不達(dá)?!?br />顏師古 注:“事未施行而遽言之,故曰先事也?!?br />唐 韓愈 《送汴州監(jiān)軍俱文珍序》:“遇變出奇,先事獨(dú)運(yùn)?!?br />明 沉德符 《野獲編補(bǔ)遺·外國·奉使被議》:“朝議責(zé) 周 不能先事發(fā)覺,謫為典史?!?br />郁達(dá)夫 《給一位文學(xué)青年的公開狀》:“向你講這一番話,并不是因?yàn)榕履阋獊韱栁医桢X,而先事預(yù)防。”
先事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先 | xiān | 兒 | 6畫 | 基本字義 先 xiān(ㄒ一ㄢ) ⒈ ?時(shí)間在前的,次序在前的,與“后”相對:先前。先期。原先。先驅(qū)。先河(中國古代帝王先祭黃河,后祭海,以河為海的本源,后稱倡導(dǎo)在先的事物)。先覺( jué )。先見之明。先發(fā)制人。 ⒉ ?家族或民族的較早的一代或幾代:先人。先世(祖先)。先民。 ⒊ ?對死去的人的尊稱:先祖。先父。先哲(指已去世的有才德的思想家)。先烈。先賢。 ⒋ ?姓。 漢英互譯 ancestor、before、deceased、earlier、in advance 相關(guān)字詞 |
事 | shì | 亅 | 8畫 | 基本字義 事 shì(ㄕˋ) ⒈ ?自然界和社會中的現(xiàn)象和活動:事情。事件。事業(yè)。 ⒉ ?變故:事故(出于某種原因而發(fā)生的不幸事情,如工作中的死傷等)。事端。 ⒊ ?職業(yè):謀事(指找職業(yè))。 ⒋ ?關(guān)系和責(zé)任:你走吧,沒你的事了。 ⒌ ?辦法:光著急也不是事兒,還得另找出路。 ⒍ ?做,治:不事生產(chǎn)。無所事事。 ⒎ ?服侍:事父母。 異體字 ? 亊 叓 剚 漢英互譯 accident、affair、be engaged in、business、job、matter、work、case、thing 造字法 形聲:從史 |
先事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先事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