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省
- 拼音huà shěng
- 注音ㄏㄨㄚˋ ㄕㄥˇ
- 繁體畫省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畫省[ huà shěng ]
⒈ ?指尚書省。漢尚書省以胡粉涂壁,紫素界之,畫古烈士像,故別稱“畫省”。或稱“粉省”、“粉署”。
引證解釋
⒈ ?指尚書省。 漢 尚書省以胡粉涂壁,紫素界之,畫古烈士像,故別稱“畫省”?;蚍Q“粉省”、“粉署”。
引唐 岑參 《暮秋會(huì)嚴(yán)京兆后廳竹齋》詩:“盛德中朝貴,清風(fēng)畫省寒?!?br />明 屠隆 《綵毫記·仙翁指教》:“你且去近侍君王,準(zhǔn)被著簪筆彤墀,含香畫省,起草 明光?!?br />清 方文 《喜從子密之京師歸》詩之二:“一官辭畫省,三載戀 金門。”
國語辭典
畫省[ huà shěng ]
⒈ ?漢代尚書省的別名。參見「尚書省」條。
引唐·杜甫〈秋興〉詩八首之二:「畫省香爐違伏枕,山樓粉堞隱悲笳?!?/span>
畫省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省 | shěng xǐng | 目 | 9畫 | 基本字義 省 shěng(ㄕㄥˇ) ⒈ ?地方行政區(qū)域:省份。省會(huì)。 ⒉ ?節(jié)約,不費(fèi):省錢。省事。省吃儉用。 ⒊ ?簡易,減免:省略。省稱。省寫。 ⒋ ?中國古官署名:中書?。ǎ幔簳x開始設(shè)置,總管國家政務(wù),歷代有所沿革,唐初設(shè)“中書、尚書、門下”三省共管政事;b.元代“中書省”兼管“尚書省”的職權(quán),權(quán)更重,成為中央最高的官署,稱地方最高行政官署為“行中書省”,簡稱“省”,是現(xiàn)在“省”的來歷)。尚書省。門下省。秘書省。 |
畫 | huà | 田 | 8畫 | 基本字義 畫(畫) huà(ㄏㄨㄚˋ) ⒈ ?繪圖:繪畫。畫圖。畫像。畫地為牢。畫脂鏤冰(在凝固的油脂或冰上繪畫雕刻,一融化就都沒有了,喻勞而無功)。 ⒉ ?圖像:畫面。畫片。畫壇。畫板。畫卷( juàn )(a.成卷軸形的畫;b.喻壯麗的景色或動(dòng)人的場(chǎng)面)。畫外音。圖畫。詩中有畫。 ⒊ ?寫,簽押,署名:畫到。畫卯。畫押。畫供。 ⒋ ?用手、腳或器具做出某種動(dòng)作:比畫。指手畫腳?!扒K收撥當(dāng)心畫”。 ⒌ ?字的一筆稱一畫:筆畫 |
畫省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畫省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