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藏
- 拼音fú cáng
- 注音ㄈㄨˊ ㄘㄤˊ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伏藏[ fú cáng ]
⒈ ?隱藏;潛藏。
引證解釋
⒈ ?隱藏;潛藏。
引《墨子·雜守》:“及為微職,可以跡知往來者少多,即所伏藏之處?!?br />《朱子語類》卷六九:“利貞是靜而伏藏於內(nèi)?!?br />明 吳承恩 《開府介川毛公德政頌》:“害悉絶除,姦無伏藏。”
魯迅 《野草·淡淡的血痕中》:“造物主、怯弱者,羞慚了,于是伏藏。天地在猛士的眼中于是變色?!?/span>
國語辭典
伏藏[ fú cáng ]
⒈ ?隱藏、匿藏。
引《墨子·雜守》:「可以跡知往來者少多,即所伏藏之處。」
伏藏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伏 | fú | 亻 | 6畫 | 基本字義 伏 fú(ㄈㄨˊ) ⒈ ?趴,臉向下,體前屈:伏臥。伏案讀書。 ⒉ ?低下去:此起彼伏。 ⒊ ?屈服,承認(rèn)錯誤或受到懲罰:伏法。伏輸。伏辯(伏罪的供狀,亦作“伏辨”)。 ⒋ ?使屈服:降伏。降龍伏虎。 ⒌ ?隱藏:伏兵。埋伏。 ⒍ ?農(nóng)歷劃分夏季最炎熱的三個階段:伏日。伏旱。伏暑。伏天。 ⒎ ?姓。 異體字 漢英互譯 bend over、hot seasons、subide、pronate 相關(guān)字詞 起 造字法 會意:從亻、從犬 English crouch, crawl, lie hidden, conceal |
藏 | cáng zàng | 艸 | 17畫 | 基本字義 藏 cáng(ㄘㄤˊ) ⒈ ?隱避起來:埋藏。包藏。藏奸。藏匿。隱藏。蘊(yùn)藏。藏污納垢。 ⒉ ?收存起來:收藏。藏品。藏書。儲藏。 其他字義 藏 zàng(ㄗㄤˋ) ⒈ ?儲放東西的地方:藏府。寶藏。 ⒉ ?道教、佛教經(jīng)典的總稱:道藏。大藏經(jīng)。三藏(佛教經(jīng)典“經(jīng)”、“律”、“論”三部分)。 ⒊ ?中國少數(shù)民族,主要分布于西藏自治區(qū)和青海、四川等?。翰刈?。 ⒋ ?中國西藏自治區(qū)的簡稱。 ⒌ ?古同“臟”。 異體字 臟 蔵 臧 匨 ? 漢英互譯 |
伏藏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伏藏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