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狼
- 拼音shǔ láng
- 注音ㄕㄨˇ ㄌㄤˊ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鼠狼[ shǔ láng ]
⒈ ?即鼬。俗稱黃鼠狼。
引證解釋
⒈ ?即鼬。俗稱黃鼠狼。
引《廣雅·釋獸》:“鼠狼,鼬?!?br />王念孫 疏證:“鼬善捕鼠,故有鼠狼之名……今俗通呼黃鼠狼, 順天 人呼之黃鼬,好夜中食人雞。人捕取之,以其尾毛為筆?!?br />《藝文類聚》卷九五引《廣志》:“黃鼠在田野間為羣,害穀麥,凡善走,把不得,惟鼠狼能得之?!?br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獸三·黃鼠》:“黃鼠出 太原 大同,延綏 及沙漠諸地皆有之……最畏鼠狼,能入穴銜出也?!?br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鼠狼》:“一人仆,餘驚走,悉入壁洞。仆者滾地唧唧,隨化為鼠狼而逝?!?/span>
鼠狼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鼠 | shǔ | 鼠 | 13畫 | 基本字義 鼠 shǔ(ㄕㄨˇ) ⒈ ?哺乳動物的一科,門齒終生持續(xù)生長,常借嚙物以磨短,繁殖迅速,種類甚多,有的能傳播鼠疫等病原,并為害農(nóng)林草原,盜食糧食,破壞貯藏物、建筑物等(俗稱“耗子”):老鼠。鼠膽。鼠目寸光。投鼠忌器。鼠輩。 ⒉ ?隱憂:鼠思。 異體字 ? 鼡 漢英互譯 rat 造字法 象形:像鼠之形 English rat, mouse; KangXi radical 208 |
狼 | láng | 犭 | 10畫 | 基本字義 狼 láng(ㄌㄤˊ) ⒈ ?哺乳動物,形狀很像狗,性殘忍而貪婪,晝伏夜出,能傷害人畜。毛皮可制衣褥:狼狽。狼奔豕突。狼吞虎咽。狼子野心(喻兇惡殘暴的人的狂妄欲望和狠毒用心)。引狼入室(喻引進(jìn)壞人)。 異體字 漢英互譯 wolf 造字法 形聲:從犭、良聲 English wolf |
鼠狼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鼠狼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