蝻虸
- 拼音nǎn zǐ
- 注音ㄋㄢˇ ㄗˇ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蝻虸[ nǎn zǐ ]
⒈ ?蝗的幼蟲。
引證解釋
⒈ ?蝗的幼蟲。
引《清史稿·災(zāi)異志一》:“﹝ 咸豐 ﹞七年春, 昌平、唐山、望都、樂亭、平鄉(xiāng) 蝗; 平谷 蝻生,春無麥; 青縣 蝻虸生。”
蝻虸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虸 | zǐ | 蟲 | 9畫 | 基本字義 虸 zǐ(ㄗˇ) ⒈ ?〔虸蚄( fāng )〕古書上說的一種吃莊稼葉的害蟲,如“榆關(guān)有虸虸蟲,延入平州界?!?統(tǒng)一碼 虸字UNICODE編碼U+8678,10進(jìn)制: 34424,UTF-32: 00008678,UTF-8: E8 99 B8。 虸字位于中日韓統(tǒng)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
蝻 | nǎn | 蟲 | 15畫 | 基本字義 蝻 nǎn(ㄋㄢˇ) ⒈ ?蝗的幼蟲,還沒生翅的蝗蟲:蝻子。蝻兒?;闰?。 造字法 形聲:從蟲、南聲 English immature locusts |
蝻虸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蝻虸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