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毫
- 拼音yín háo
- 注音一ㄣˊ ㄏㄠˊ
- 繁體銀毫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銀毫[ yín háo ]
⒈ ?指煮茶用的毫甌。上有白紋如兔毫,故名。
⒉ ?指毛筆。
⒊ ?即銀角子。
⒋ ?指鋁質(zhì)分幣。
引證解釋
⒈ ?指煮茶用的毫甌。上有白紋如兔毫,故名。參閱 宋 蔡襄 《茶錄·茶盞》。
引宋 陸游 《初寒在告有感》詩之一:“銀毫地緑茶膏嫩,玉斗絲紅黑瀋寬?!?/span>
⒉ ?指毛筆。
引清 孔尚任 《桃花扇·寄扇》:“揮灑銀毫,舊句他知道?!?/span>
⒊ ?即銀角子。
引云南酒歌《香花蠟燭迎紅軍》:“進(jìn)城三天開大會(huì),大洋銀毫分窮人?!?br />京劇《紅色娘子軍》第一場(chǎng):“我這兒有兩個(gè)銀毫,你帶著,路上用?!?/span>
⒋ ?指鋁質(zhì)分幣。參見“銀角子”。
引《小說月報(bào)》1981年第2期:“此時(shí)連買盒火柴的銀毫子也沒有?!?/span>
銀毫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銀 | yín | 钅 | 11畫 | 基本字義 銀(銀) yín(一ㄣˊ) ⒈ ?一種金屬元素,可以制貨幣和器皿、電子設(shè)備、感光材料、裝飾品等:銀子。銀杯。銀牌。 ⒉ ?舊時(shí)用銀鑄成塊的一種貨幣:銀幣。銀錠。銀洋。銀錢。銀圓(亦作“銀元”)。銀號(hào)(規(guī)模較大的錢莊)。銀行( hāng )。銀票。 ⒊ ?像銀的顏色:銀白。銀發(fā)( fà )。銀河(亦稱“天河”、“銀漢”)。銀樣镴槍頭(喻表面還不錯(cuò),實(shí)際上不中用,好像顏色如銀子的錫镴槍頭一樣)。 ⒋ ?古同“垠”,邊。 ⒌ ?姓 |
毫 | háo | 毛 | 11畫 | 基本字義 毫 háo(ㄏㄠˊ) ⒈ ?細(xì)長而尖的毛:毫毛。毫發(fā)( fā )。毫末(喻極微小的數(shù)量或部分)。絲毫。 ⒉ ?指毛筆:揮毫。毫素。 ⒊ ?中國的秤或戥子上的提繩:頭毫。二毫。 ⒋ ?中國市制計(jì)量單位,十毫等于一厘(長度、地積、重量單位);一百平方毫等于一平方厘(面積單位)。 ⒌ ?方言,貨幣單位,角、毛。 ⒍ ?數(shù)量極少,一點(diǎn)兒(限用于否定式):毫不費(fèi)力。毫無二致。 ⒎ ?與某一物理量的單位連用時(shí),表示該量的千分之一:毫米 |
銀毫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銀毫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