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隸
- 拼音cǎo lì
- 注音ㄘㄠˇ ㄌ一ˋ
- 繁體草隸
- 詞性暫無(wú)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wú)組合信息
詞語(yǔ)解釋
草隸[ cǎo lì ]
⒈ ?草書和隸書的合稱。
⒉ ?專指草隸書。初期草書乃為隸書的草寫體,故名。
引證解釋
⒈ ?草書和隸書的合稱。
引《文選·潘岳<楊荊州誄>》:“草隸兼善,尺牘必珍。”
李周翰 注:“言草隸之書皆善也?!?br />《南史·劉孝綽傳》:“兼善草隸,自以書似父,乃變?yōu)閯e體?!?/span>
⒉ ?專指草隸書。初期草書乃為隸書的草寫體,故名。
引《陳書·始興王伯茂傳》:“伯茂 大工草隸,甚得 右軍 之法?!?br />唐 張懷瓘 《書斷·王獻(xiàn)之》:“王獻(xiàn)之 字 子敬,尤善草隸,幼學(xué)於父,次習(xí)于 張芝?!?/span>
國(guó)語(yǔ)辭典
草隸[ cǎo lì ]
⒈ ?草書與隸書。
引《文選·潘岳·楊荊州誄》:「草隸兼善,尺牘必珍?!?/span>
⒉ ?草書。
引唐·張彥遠(yuǎn)《歷代名畫記·卷五·晉》:「羲之子獻(xiàn)之字子敬,少有盛名,風(fēng)流高邁,草隸繼父之美?!?/span>
草隸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隸 | lì | 隸 | 8畫 | 基本字義 隸(隸) lì(ㄌ一ˋ) ⒈ ?附屬,屬于:隸屬。配隸(從屬)。直隸中央。 ⒉ ?封建時(shí)代的衙役:隸卒。皂隸。徒隸。 ⒊ ?舊時(shí)地位低下而被奴役的人:奴隸。隸仆。 ⒋ ?隸書,漢字的一種書體,由篆書簡(jiǎn)化演變而成:隸書。隸字。漢隸。 異體字 肄 逮 隸 隷 造字法 原為形聲 English subservient; servant; KangXi radical 171 |
草 | cǎo | 艸 | 9畫 | 基本字義 草 cǎo(ㄘㄠˇ) ⒈ ?對(duì)高等植物中除了樹(shù)木、莊稼、蔬菜以外的莖干柔軟的植物的統(tǒng)稱;廣義指莖干比較柔軟的植物,包括莊稼和蔬菜:青草。野草。茅草。水草?;ú?。草鞋。草堂(茅草蓋的堂屋,舊時(shí)文人以此自稱山野間的住所,有自謙卑陋的意思)。草原。草坪。草行露宿。草菅人命。 ⒉ ?特指用作燃料、飼料的稻麥之類的莖葉:草料。柴草。稻草。 ⒊ ?粗糙,不細(xì)致:草率( shuài )。草鄙(粗野樸陋)。草具(粗劣的食物)。 ⒋ |
草隸的近義詞
- 暫無(wú)近義詞信息
草隸的反義詞
- 暫無(wú)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