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識
- 拼音míng shí
- 注音ㄇ一ㄥˊ ㄕˊ
- 繁體明識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明識[ míng shí ]
⒈ ?透徹了解。高明的見識。明理,有見識。
引證解釋
⒈ ?透徹了解。
引《孔叢子·陳士義》:“非信義君子明識窮達(dá),則不可?!?/span>
⒉ ?高明的見識。
引《晉書·荀勖傳》:“又嘗在帝坐進(jìn)飯,謂在坐人曰:‘此是勞薪所炊?!涛粗?。帝遣問膳夫,乃云:‘實(shí)用故車腳?!e世伏其明識?!?br />宋 曾鞏 《移滄洲過闕上殿札子》:“﹝ 英宗 ﹞雖早遺天下,成功盛烈,未及宣究,而明識大略,足以克配前人之休?!?br />明 郎瑛 《七修類稿·義理一·羲之子昂》:“余嘗觀 羲之 諫 殷浩 北伐書,喜其事理通暢,深中當(dāng)時(shí)之弊;勸其輯和朝廷,又見明識遠(yuǎn)略。”
⒊ ?明理,有見識。
引《南史·劉穆之傳》:“其妻 江嗣 女,甚明識,每禁不令往?!?br />宋 蘇轍 《潁濱遺老傳上》:“母 成國太夫人 程氏,亦好讀書,明識過人,志節(jié)凜然?!?/span>
明識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識 | shí zhì | 讠 | 7畫 | 基本字義 識(識) shí(ㄕˊ) ⒈ ?知道,認(rèn)得,能辨別:識辨。識破。識相( xiàng )。識途老馬。 ⒉ ?所知道的道理:知識。常識。 ⒊ ?辨別是非的能力:見識。遠(yuǎn)見卓識。 其他字義 識(識) zhì(ㄓˋ) ⒈ ?記住:博聞強(qiáng)識。 ⒉ ?標(biāo)志,記號。 異體字 識 造字法 形聲:從讠、聲 |
明 | míng | 日 | 8畫 | 基本字義 明 míng(ㄇ一ㄥˊ) ⒈ ?亮,與“暗”相對:明亮。明媚。明凈。明鑒(a.明鏡;b.指可為借鑒的明顯的前例;c.明察)。明滅。明眸。明艷。明星。明珠暗投(喻懷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參加壞團(tuán)伙,亦泛指珍貴的東西得不到賞識)。 ⒉ ?清楚:明白。明顯。明晰。明了。明確。明朗。 ⒊ ?懂得,了解:明哲保身。不明事理。深明大義。 ⒋ ?公開,不隱蔽:明說。明講。明處。 ⒌ ?能夠看清事物:明察秋毫。耳聰目明。眼明手快。 ⒍ |
明識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明識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