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國
- 拼音jīng guó
- 注音ㄐ一ㄥ ㄍㄨㄛˊ
- 繁體荊國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荊國[ jīng guó ]
⒈ ?即楚國。
例荊國有余?!赌印す敗?br />荊國之為政?!秴问洗呵铩げ旖瘛?/span>
英Chu State;
引證解釋
⒈ ?春秋 時 楚國 的舊稱。
引《墨子·兼愛下》:“昔 荊靈王 好小要,當 靈王 之身, 荊國 之士飯不踰乎一。”
唐 陳子昂 《觀荊玉篇》:“勿信玉工言,徒悲 荊國 人。”
⒉ ?漢 初侯國名。 《漢書·地理志上》:“會稽郡,秦 置。參見“荊吳”。
引高帝 六年為 荊國,十二年更名 吳。”
荊國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荊 | jīng | 艸 | 9畫 | 基本字義 荊 jīng(ㄐ一ㄥ) ⒈ ?落葉灌木,葉有長柄,掌狀分裂,開藍紫色小花,枝條可編筐籃等(亦稱“楚”):紫荊。荊條。荊棘。披荊斬棘。 ⒉ ?古代用荊條做的刑仗:負荊請罪。 ⒊ ?中國古代“九州”之一,春秋時楚國別稱:荊州。荊璞(喻美質(zhì)、未經(jīng)任用的卓越人才)。 ⒋ ?舊時對人謙稱自己的妻子:拙荊。山荊。荊妻。 ⒌ ?姓。 異體字 荊 漢英互譯 vitex 造字法 形聲、從艸、刑聲 English thorns; brambles; my wife; cane |
國 | guó | 囗 | 8畫 | 基本字義 國(國) guó(ㄍㄨㄛˊ) ⒈ ?有土地、人民、主權(quán)的政體(古代指諸侯所受封的地域):國家。國土。國體(a.國家的性質(zhì);b.國家的體面)。國號。國度(指國家)。國策。國情。國法。國力。國防。國威。國寶(a.國家的寶物;b.喻對國家有特殊貢獻的人)。國格。國魂。國是(國家大計,如“共商國國”)。 ⒉ ?特指中國的:國產(chǎn)。國貨。國粹。國樂( yuè ㄩㄝˋ )。國藥。 ⒊ ?姓。 異體字 國 囯 囶 囻 圀 ? ? 漢英互譯 |
荊國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荊國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