枳椇
- 拼音zhǐ jǔ
- 注音ㄓˇ ㄐㄨˇ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枳椇[ zhǐ jǔ ]
⒈ ?亦作“枳柜”。
⒉ ?落葉喬木。葉廣卵形,邊緣有鋸齒。夏季開綠白色小花,果實味甘,可食。又稱拐棗、金鉤子、木珊瑚、雞距子、枸。
引證解釋
⒈ ?亦作“枳柜”。落葉喬木。葉廣卵形,邊緣有鋸齒。夏季開綠白色小花,果實味甘,可食。又稱拐棗、金鉤子、木珊瑚、雞距子、枸。
引晉 崔豹 《古今注·草木》:“枳椇子,一名樹蜜,一名木餳,實形拳曲,花在實外,味甜美如餳蜜?!?br />《齊民要術·五谷果蓏菜茹非中國物產(chǎn)者》引 晉 郭義恭 《廣志》:“枳柜,葉似蒲柳,子似珊瑚,其味如蜜。十月熟,樹乾者美。出南方。 邳郯 枳柜大如指?!?br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果三·枳椇》:“枳椇木高三四丈。葉圓大如桑柘,夏日開花,枝頭結實,如雞爪形,長寸許,紐曲開作二三歧,儼若雞之足距,嫩時青色,經(jīng)霜乃黃,嚼之味甘如蜜。”
國語辭典
枳椇[ jǐ jǔ ]
⒈ ?植物名。鼠李科枳椇屬,落葉喬木。高約二十五公尺,枝條粗,樹皮灰色。葉呈卵形而尖,夏秋間開綠白色五瓣小花。果實圓而小,味甘可食用。材質堅硬,可供制器之用。
枳椇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枳 | zhǐ | 木 | 9畫 | 基本字義 枳 zhǐ(ㄓˇ) ⒈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小枝多刺,果實黃綠色,味酸不可食,可入藥(亦稱“枸橘”):枳實(中藥稱“枳”、“構櫞”等的近成熟的果實)。枳殼(中藥稱“枳”、“枸櫞”等的成熟的果實)。 造字法 形聲:從木、只聲 English trifoliate orange; hedge thorn; (Cant.) a plug |
椇 | jǔ | 木 | 12畫 | 基本字義 椇 jǔ(ㄐㄨˇ) ⒈ ?〔枳椇〕a.落葉喬木,葉廣卵形,邊緣有鋸齒,木材供建筑和做家具用,樹皮、種子、木汁和葉均可入藥;b.這種植物的果實,近球形,干燥,熟時肉質紅棕色,味甜,可食,亦可釀酒。均亦稱“拐棗”。 異體字 ? |
枳椇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枳椇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