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訾
- 拼音shěng zī
- 注音ㄕㄥˇ ㄗ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省訾[ shěng zī ]
⒈ ?檢查并糾正謬誤。訾,通“疵”。
引證解釋
⒈ ?檢查并糾正謬誤。訾,通“疵”。
引清 黃遵憲 《黃遵路墓志銘》:“又聞達(dá)人之言命,斥造化為小兒,一任人世之殃慶禍福顛倒舛午,彼造物者曾不省訾,雖旨趣之各別,同渺茫而無歸?!?/span>
省訾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訾 | zī | 言 | 13畫 | 基本字義 訾 zī(ㄗ) ⒈ ?錢財:訾算。 ⒉ ?估量,限度:“訾粟而稅”。 ⒊ ?希求:“不訾重器”。 ⒋ ?古同“咨”,嗟嘆聲。 ⒌ ?古同“恣”,恣縱,狂放。 ⒍ ?姓。 異體字 呰 啙 訿 造字法 形聲:從言、此聲 English bad-mouth; criticize; defects |
省 | shěng xǐng | 目 | 9畫 | 基本字義 省 shěng(ㄕㄥˇ) ⒈ ?地方行政區(qū)域:省份。省會。 ⒉ ?節(jié)約,不費(fèi):省錢。省事。省吃儉用。 ⒊ ?簡易,減免:省略。省稱。省寫。 ⒋ ?中國古官署名:中書?。ǎ幔簳x開始設(shè)置,總管國家政務(wù),歷代有所沿革,唐初設(shè)“中書、尚書、門下”三省共管政事;b.元代“中書省”兼管“尚書省”的職權(quán),權(quán)更重,成為中央最高的官署,稱地方最高行政官署為“行中書省”,簡稱“省”,是現(xiàn)在“省”的來歷)。尚書省。門下省。秘書省。 |
省訾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省訾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