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國
- 拼音nán guó
- 注音ㄋㄢˊ ㄍㄨㄛˊ
- 繁體南國
- 詞性名詞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南國[ nán guó ]
⒈ ?祖國的南部。
英the southern part of the country; the South;
引證解釋
⒈ ?古指 江 漢 一帶的諸侯國。
引《詩·小雅·四月》:“滔滔 江 漢,南國之紀(jì)?!?br />《國語·周語上》:“宣王 既喪南國之師,乃料民於 太原?!?br />韋昭 注:“南國, 江 漢 之間也?!?/span>
⒉ ?泛指我國南方。
引《楚辭·九章·橘頌》:“受命不遷,生南國兮。”
王逸 注:“南國,謂江南也?!?br />三國 魏 曹植 《雜詩》之五:“南國有佳人,容華若桃李?!?br />南唐 李煜 《望江南》詞:“閒夢遠(yuǎn),南國正芳春?!?br />《檮杌閑評》第三十回:“只見南國猩唇燒豹,北來熊掌駝蹄?!?br />巴金 《隨想錄·關(guān)于麗尼同志》:“小車飛馳著,南國的芳香使我陶醉,一切是那么明亮,那么茂盛!”
⒊ ?指南方國家。此指 南宋。
引《南史·齊本紀(jì)上》:“先是魏地謡言,‘赤火南流喪南國’?!?br />此指 南朝 齊。唐 劉知幾 《史通·雜說中》:“近者 沉約 《晉書》,喜造奇説。稱 元帝 牛金 之子以應(yīng)牛繼馬后之徵……而 魏收 深嫉南國,幸書其短,著《司馬叡傳》,遂具録 休文 所言?!?br />此指 南朝 梁。宋 張孝祥 《二郎神·七夕》詞:“南國,都會(huì)繁盛,依然似昔?!?/span>
⒋ ?南國社 的省稱。
引田漢 《賀周信芳同志演劇生活六十年》詩之一:“手創(chuàng) 移風(fēng) 肝膽壯,扶持 南國 意圖新?!?br />原注:“一九二七年 信芳 曾參加 南國社,支持初期話劇運(yùn)動(dòng)?!?/span>
國語辭典
南國[ nán guó ]
⒈ ?商、周時(shí),稱長江及漢水一帶諸國。
引《詩經(jīng)·周南·漢廣·序》:「文王之道,被于南國,美化行乎?!?/span>
⒉ ?泛指南方。
引唐·王維〈相思〉詩:「紅豆生南國,秋來發(fā)幾枝?」
反北國
南國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南 | nán nā | 十 | 9畫 | 基本字義 南 nán(ㄋㄢˊ) ⒈ ?方向,早晨面對太陽,右手的一邊,與“北”相對:南北。南方。南面。南國(指中國南部)。南陲(南部邊疆)。南極。南半球。 ⒉ ?姓。 其他字義 南 n?。è栓冢?⒈ ?〔南無(mó)〕佛教用語,意思是合掌稽首,表示對佛尊敬或皈依,常加于佛、菩薩名的前面,如“南南阿彌陀佛”、“南南觀世音菩薩”。 異體字 漢英互譯 south 相關(guān)字詞 北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south; southern part; southward |
國 | guó | 囗 | 8畫 | 基本字義 國(國) guó(ㄍㄨㄛˊ) ⒈ ?有土地、人民、主權(quán)的政體(古代指諸侯所受封的地域):國家。國土。國體(a.國家的性質(zhì);b.國家的體面)。國號。國度(指國家)。國策。國情。國法。國力。國防。國威。國寶(a.國家的寶物;b.喻對國家有特殊貢獻(xiàn)的人)。國格。國魂。國是(國家大計(jì),如“共商國國”)。 ⒉ ?特指中國的:國產(chǎn)。國貨。國粹。國樂( yuè ㄩㄝˋ )。國藥。 ⒊ ?姓。 異體字 國 囯 囶 囻 圀 ? ? 漢英互譯 |
南國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