豎儒
- 拼音shù rú
- 注音ㄕㄨˋ ㄖㄨˊ
- 繁體豎儒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豎儒[ shù rú ]
⒈ ?對(duì)儒生的鄙稱。
⒉ ?有時(shí)用以謙稱自己。
引證解釋
⒈ ?對(duì)儒生的鄙稱。
引《史記·酈生陸賈列傳》:“沛公 駡?jiān)唬骸Q儒!夫天下同苦 秦 久矣,故諸侯相率而攻 秦,何謂助 秦 攻諸侯乎?’”
司馬貞 索隱:“豎者,僮僕之稱, 沛公 輕之,以比奴豎,故曰‘豎儒’也?!?br />唐 權(quán)徹 《題沉黎城》詩(shī):“不學(xué)豎儒輩,談經(jīng)空白頭?!?br />《三國(guó)演義》第三一回:“袁紹 大怒曰:‘豎儒怎敢笑我!我必殺之!’”
清 孫枝蔚 《覽古》詩(shī):“所恃楫與秩,豈知皆豎儒?!?/span>
⒉ ?有時(shí)用以謙稱自己。
引《后漢書·馬援傳》:“惟陛下留思豎儒之言,無使功臣懷恨黃泉?!?br />李賢 注:“言如僮豎無知也?!?br />清 楊繩武 《孝陵》詩(shī):“豎儒瞻拜舊山陵,落日平蕪百感生。”
國(guó)語辭典
豎儒[ shù rú ]
⒈ ?學(xué)養(yǎng)淺陋的小儒。
引《后漢書·卷二四·馬援傳》:「惟陛下留思豎儒之言,無使功臣懷恨黃泉。」
豎儒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豎 | shù | 立 | 9畫 | 基本字義 豎(竪) shù(ㄕㄨˋ) ⒈ ?直立,直立的,與“橫”相對(duì):豎立。豎井(一種垂直的礦井)。豎琴。豎起耳朵聽。 ⒉ ?漢字筆形之一,自上往下。 ⒊ ?上下的或前后的方向,與“橫”相對(duì):豎著寫。 ⒋ ?舊稱未成年的童仆,小臣,引申為卑賤的:童豎。豎子(a.童仆;b.鄙賤的稱呼,如“豎豎不足與謀”。亦稱“豎小子”)。 異體字 竪 豎 ? ? ? ? 漢英互譯 erect、perpendicular、upright 相關(guān)字詞 橫 造字法 形聲:上形下聲 English perpend |
儒 | rú | 亻 | 16畫 | 基本字義 儒 rú(ㄖㄨˊ) ⒈ ?指讀書人:儒生。腐儒。通儒(指博識(shí)多聞的大學(xué)者)。儒林(儒者之林,舊指學(xué)術(shù)界)。儒雅(讀書人所具有的溫文爾雅的風(fēng)貌)。 ⒉ ?中國(guó)春秋戰(zhàn)國(guó)時(shí)代以孔子、孟子為代表的一個(gè)學(xué)派:儒家。儒教(即“孔教”)。儒士。儒術(shù)。儒學(xué)。 ⒊ ?古同“懦”,懦弱。 異體字 ? 偄 造字法 形聲:從亻、需聲 English Confucian scholar |
豎儒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豎儒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