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緶
- 拼音cǎo biàn
- 注音ㄘㄠˇ ㄅ一ㄢˋ
- 繁體草緶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yǔ)解釋
草緶[ cǎo biàn ]
⒈ ?亦稱“草辮”。
⒉ ?用麥稈之類編成的扁平的帶子,為制草帽、提籃、扇子等草制品的材料。
引證解釋
⒈ ?亦稱“草辮”。用麥稈之類編成的扁平的帶子,為制草帽、提籃、扇子等草制品的材料。
引清 馬建忠 《適可齋記言·富民說》:“至 中國(guó) 固有之利,除絲茶外,如牛革、羊毛、蔗糖、草緶、棉花、磁器、大黃等物,皆已運(yùn)往外國(guó),亦宜隨時(shí)整頓?!?br />清 俞贊 《恤商論》:“出口湖絲三千六百餘萬(wàn),茶葉二千餘萬(wàn),棉花五百餘萬(wàn),皮貨二百餘萬(wàn),草辮一百八十萬(wàn)……共七千零十萬(wàn)?!?/span>
草緶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草 | cǎo | 艸 | 9畫 | 基本字義 草 cǎo(ㄘㄠˇ) ⒈ ?對(duì)高等植物中除了樹木、莊稼、蔬菜以外的莖干柔軟的植物的統(tǒng)稱;廣義指莖干比較柔軟的植物,包括莊稼和蔬菜:青草。野草。茅草。水草?;ú?。草鞋。草堂(茅草蓋的堂屋,舊時(shí)文人以此自稱山野間的住所,有自謙卑陋的意思)。草原。草坪。草行露宿。草菅人命。 ⒉ ?特指用作燃料、飼料的稻麥之類的莖葉:草料。柴草。稻草。 ⒊ ?粗糙,不細(xì)致:草率( shuài )。草鄙(粗野樸陋)。草具(粗劣的食物)。 ⒋ |
緶 | biàn pián | 纟 | 12畫 | 基本字義 緶(緶) biàn(ㄅ一ㄢˋ) ⒈ ?同“辮”。 其他字義 緶(緶) pián(ㄆ一ㄢˊ) ⒈ ?方言,用針縫。 異體字 緶 造字法 形聲:從纟、便意 English hem; plait, braid, queue |
草緶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草緶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