醍齊
- 拼音tí qí
- 注音ㄊ一ˊ ㄑ一ˊ
- 繁體醍齊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醍齊[ tí qí ]
⒈ ?紅酒。
引證解釋
⒈ ?紅酒。
引《禮記·禮運(yùn)》“粢醍在堂” 漢 鄭玄 注:“《周禮》五齊:一曰泛齊……四曰醍齊?!?br />今本《周禮·天官·酒正》作“緹齊”。 鄭玄 注:“緹者成而紅赤如今下酒矣?!?br />唐 陸龜蒙 《添酒中六詠·酒池》:“殘霞入醍齊,遠(yuǎn)岸澄白酇?!?/span>
醍齊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醍 | tí tǐ | 酉 | 16畫 | 基本字義 醍 tí(ㄊ一ˊ) ⒈ ?〔醍醐〕古代指從牛奶中提煉出來的酥油,佛教喻最高的佛法,如“醍醍灌頂”(喻把佛法、智慧、悟性灌輸給人,使人徹底醒悟,亦借指聽了精辟的言論深受啟發(fā)教育)。 其他字義 醍 tǐ(ㄊ一ˇ) ⒈ ?較清的淺紅色酒:“粢醍在堂”。 異體字 ? ? 造字法 形聲:左形右聲 English essential oil of butter |
齊 | qí jì zī zhāi | 齊 | 6畫 | 基本字義 齊(齊) qí(ㄑ一ˊ) ⒈ ?東西的一頭平或排成一條直線:齊整。參差不齊。 ⒉ ?達(dá)到,跟什么一般平:見賢思齊。河水齊腰深。 ⒊ ?同時(shí);同樣;一起:齊名。齊聲。齊心協(xié)力。一齊前進(jìn)。 ⒋ ?全;完全:齊全。人到齊了。 ⒌ ?中國周代諸侯國名,疆域在今山東省北部、東部和河北省的東南部。 ⒍ ?中國朝代名:南朝齊。北朝齊。 其他字義 齊(齊) jì(ㄐ一ˋ) ⒈ ?調(diào)劑:夫匠者手巧也,而醫(yī)者齊藥也。后作“劑”。 ⒉ ?藥劑:處齊 |
醍齊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醍齊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