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民
- 拼音yú mín
- 注音ㄩˊ ㄇ一ㄣˊ
- 繁體餘民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余民[ yú mín ]
⒈ ?遺民;亡國之民。
引證解釋
⒈ ?遺民;亡國之民。
引《書·康誥》:“成王 既伐 管叔、蔡叔,以 殷 餘民封 康叔?!?br />《史記·周本紀(jì)》:“以 微子開 代 殷 后,國於 宋。頗收 殷 餘民,以封 武王 少弟 封 為 衛(wèi) 康叔?!?br />《漢書·地理志下》:“趙、中山 地薄人眾,猶有 沙丘 紂 淫亂餘民。”
余民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余 | yú | 人 | 7畫 | 基本字義 余(餘) yú(ㄩˊ) ⒈ ?我:“余將老”。 ⒉ ?剩下來的,多出來的:剩余。余糧。余興。余悸。余孽。節(jié)余。余生。余蔭(指前人的遺澤,遺留的庇蔭)。余勇可賈(gǔ)(還有剩余的力量可以使出來)。 ⒊ ?十、百、千等整數(shù)或名數(shù)后的零數(shù):十余人。 ⒋ ?后:“勞動之余,歡歌笑語?!?⒌ ?農(nóng)歷四月的別稱。 ⒍ ?姓。 異體字 餘 豫 馀 漢英互譯 beyond、I、more than、over、remaining、surplus 相關(guān)字詞 缺 造字法 形聲:從人、舍省聲 English I |
民 | mín | 乛 | 5畫 | 基本字義 民 mín(ㄇ一ㄣˊ) ⒈ ?以勞動群眾為主體的社會基本成員:人民。民主。民國。民法。公民(在一國內(nèi)有國籍,享受法律上規(guī)定的公民權(quán)利并履行公民義務(wù)的人)。國民(具有國籍的人)。 ⒉ ?指人或人群:居民。民族。 ⒊ ?勞動大眾的,非官方的:民間。民歌。民諺。民風(fēng)。民情。 ⒋ ?某族的人:漢民?;孛?。 ⒌ ?從事不同職業(yè)的人:農(nóng)民。漁民。 ⒍ ?非軍事的:民品。民航。 ⒎ ?同“苠”。 異體字 漢英互譯 civilian、folk、the people 相 |
余民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余民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