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紙
- 拼音pí zhǐ
- 注音ㄆ一ˊ ㄓˇ
- 繁體皮紙
- 詞性名詞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皮紙[ pí zhǐ ]
⒈ ?用桑樹皮、楮樹皮或筍殼等制成的一種堅韌的紙,供制造雨傘等用。
英bark paper;
引證解釋
⒈ ?用皮做的紙。佛教傳說 如來 修菩薩行,曾剝皮為紙,拆骨為筆以書寫經(jīng)典。
引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聞義里》:“王城南一百餘里,有 如來 昔作 摩休國,剝皮為紙,拆骨為筆處?!?br />北周 庾信 《五張寺經(jīng)藏碑》:“皮紙骨筆,木葉山華?!?/span>
⒉ ?用桑樹皮、楮樹皮等制成的一種堅韌的紙。
引明 宋應(yīng)星 《天工開物·紙料》:“凡紙質(zhì),用楮樹(一名榖樹)皮與桑穰、芙蓉膜等諸物者為皮紙?!?/span>
國語辭典
皮紙[ pí zhǐ ]
⒈ ?一種質(zhì)地堅韌的紙張,產(chǎn)于云、貴、江、浙等省,原料大都為桑樹皮、楮樹皮或荀殼等,多用于契據(jù)紙張或制作雨傘。
皮紙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紙 | zhǐ | 纟 | 7畫 | 基本字義 紙(紙) zhǐ(ㄓˇ) ⒈ ?用植物纖維制成的薄片,作為寫畫、印刷書報、包裝等用:紙張。紙幣。紙煙。紙上談兵(喻空談理論不解決實際問題)。洛陽紙貴(稱譽別人的著作)。金迷紙醉。 ⒉ ?量詞,指書信、文件的張數(shù):一紙空文。 異體字 紙 帋 漢英互譯 bumf、paper 造字法 形聲:從纟、氏聲 English paper |
皮 | pí | 皮 | 5畫 | 基本字義 皮 pí(ㄆ一ˊ) ⒈ ?動植物體表的一層組織:皮毛。 ⒉ ?獸皮或皮毛的制成品:裘皮。 ⒊ ?包在外面的一層東西:封皮。書皮。 ⒋ ?表面:地皮。 ⒌ ?薄片狀的東西:豆腐皮。 ⒍ ?韌性大,不松脆:花生放皮了。 ⒎ ?不老實,淘氣:頑皮。 ⒏ ?指橡膠:膠皮。皮球。 ⒐ ?姓。 異體字 漢英互譯 hull、husk、peel、skin、tegument 造字法 會意 English skin, hide, fur, feather; outer |
皮紙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皮紙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