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之夭夭
- 拼音táo zhī yāo yāo
- 注音ㄊㄠˊ ㄓ 一ㄠ 一ㄠ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ABCC式
詞語解釋
桃之夭夭[ táo zhī yāo yāo ]
⒈ ?《詩·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毛傳:“桃有華之盛者,夭夭,其少壯也?!焙笠杂魇挛锏姆睒s興盛。
⒉ ?形容逃跑。桃,諧音“逃”。有時(shí)含詼諧義。
引證解釋
⒈ ?后以喻事物的繁榮興盛。
引《詩·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br />毛 傳:“桃有華之盛者,夭夭,其少壯也?!?br />《中國近代反帝反封建歷史歌謠選·天地會(huì)起義·劫富濟(jì)貧》:“桃之夭夭,兄弟盡招。”
程英 注:“這里取其繁榮茂盛的意思,用來比喻革命隊(duì)伍的發(fā)展壯大?!?/span>
⒉ ?形容逃跑。桃,諧音“逃”。有時(shí)含詼諧義。此義今多寫作“逃之夭夭”。
引《醒世恒言·盧太學(xué)詩酒傲王侯》:“那知 盧才 聽見 鈕成 死了,料道不肯干休,已先桃之夭夭,不在話下。”
明 無名氏 《飛丸記·代女捐生》:“老爺分付殺他,我生怕他桃之夭夭?!?br />郭沫若 《創(chuàng)造十年》八:“就這樣在那兒住了有一個(gè)禮拜光景,工作絲毫也不能做,并連逼在近旁的 太湖 都不曾去過,又只好桃之夭夭了?!?/span>
國語辭典
桃之夭夭[ táo zhī yāo yāo ]
⒈ ?形容桃樹的花、葉茂盛美麗。語出后因桃音諧「逃」,故用以比喻逃跑。也作「逃之夭夭」。
引《詩經(jīng)·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br />《醒世恒言·卷三·賣油郎獨(dú)占花魁》:「兩個(gè)商量出一條計(jì)策來,俟夜靜更深,將店中資本席卷,雙雙的『桃之夭夭』,不知去向?!?/span>
德語pr?chtige und uppige Blüten der Pfirsiche (Adj)?
桃之夭夭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之 | zhī | 丶 | 3畫 | 基本字義 之 zhī(ㄓ) ⒈ ?助詞,表示領(lǐng)有、連屬關(guān)系:赤子之心。 ⒉ ?助詞,表示修飾關(guān)系:緩兵之計(jì)。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⒊ ?用在主謂結(jié)構(gòu)之間,使成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 ⒋ ?代詞,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閑視之。 ⒌ ?代詞,這,那:“之二蟲,又何知”。 ⒍ ?虛用,無所指:久而久之。 ⒎ ?往,到:“吾欲之南?!?。 異體字 ? 漢英互譯 go、leave、of、somebody、something、this 造字法 原為會(huì)意:上像向前的腳,下 |
夭 | yāo | 大 | 4畫 | 基本字義 夭 yāo(一ㄠ) ⒈ ?草木茂盛美麗:夭夭(a.茂盛而美麗,如“桃之夭夭”;b.顏色和悅的樣子,如“夭夭如也”;c.災(zāi))。 ⒉ ?未成年的人死去:夭折。 異體字 枖 殀 漢英互譯 die young 造字法 象形:像頭部屈曲的樣子 English young, fresh-looking; die young |
桃 | táo | 木 | 10畫 | 基本字義 桃 táo(ㄊㄠˊ) ⒈ ?落葉小喬木,品種很多,果實(shí)略呈球形,表面有短絨毛,味甜,有大核,核仁可入藥:桃兒。桃李(喻所教的學(xué)生)。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喻實(shí)至名歸,尚事實(shí),不尚虛名)。世外桃源(指不受外界影響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⒉ ?形狀像桃子的:棉桃兒。 ⒊ ?指核桃:桃仁。桃酥。 ⒋ ?姓。 異體字 漢英互譯 peach 造字法 形聲:從木、兆聲 English peach; marriage; surname |
桃之夭夭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桃之夭夭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