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識(shí)
- 拼音wú shí
- 注音ㄨˊ ㄕˊ
- 繁體無識(shí)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無識(shí)[ wú shí ]
⒈ ?不懂;無知。
引證解釋
⒈ ?不懂;無知。
引《孫子·九地》:“易其事,革其謀,使人無識(shí)?!?br />張預(yù) 注:“使人不可知也?!?br />《荀子·法行》:“怨人者窮,怨天者無識(shí)。”
楊倞 注:“無識(shí)者,不知天命也?!?br />《法苑珠林》卷一一二引《沙彌尼戒經(jīng)》:“心閉意塞,世世愚癡,不值大道,其心無識(shí)?!?/span>
⒉ ?沒有標(biāo)記。識(shí),通“誌”。
引《楚辭·劉向<九嘆·遠(yuǎn)逝>》:“路曼曼其無端兮,周容容而無識(shí)。”
洪興祖 補(bǔ)注:“識(shí),音志?!?/span>
無識(shí)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無 | wú | 一 | 4畫 | 基本字義 無(無) wú(ㄨˊ) ⒈ ?沒有,與“有”相對(duì);不:無辜。無償。無從(沒有門徑或找不到頭緒)。無度。無端(無緣無故)。無方(不得法,與“有方”相對(duì))。無非(只,不過)。無動(dòng)于衷。無所適從。 異體字 無 ? 漢英互譯 naught、nonexistence、nothing、nothing、without、zero 相關(guān)字詞 有 造字法 會(huì)意 English negative, no, not; KangXi radical 7 |
識(shí) | shí zhì | 讠 | 7畫 | 基本字義 識(shí)(識(shí)) shí(ㄕˊ) ⒈ ?知道,認(rèn)得,能辨別:識(shí)辨。識(shí)破。識(shí)相( xiàng )。識(shí)途老馬。 ⒉ ?所知道的道理:知識(shí)。常識(shí)。 ⒊ ?辨別是非的能力:見識(shí)。遠(yuǎn)見卓識(shí)。 其他字義 識(shí)(識(shí)) zhì(ㄓˋ) ⒈ ?記?。翰┞剰?qiáng)識(shí)。 ⒉ ?標(biāo)志,記號(hào)。 異體字 識(shí) 造字法 形聲:從讠、聲 |
無識(shí)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無識(shí)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