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鱉
- 拼音gān biē
- 注音ㄍㄢ ㄅ一ㄝ
- 繁體幹鱉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干鱉(幹鱉)[ gān biē ]
⒈ ?同“干癟”。
引證解釋
⒈ ?干癟。引申為沒興味,沒意思。
引明 湯顯祖 《牡丹亭·索元》:“好笑,好笑, 大宋 國一場怪事。你道差不差,中了狀元干鱉煞?”
乾鼈:同“乾癟”。 《明史·五行志三》:“太祖 吳 元年, 張士誠 弟偽丞相 士信 及 黃敬夫、葉德新、蔡彥文 用事。時有十七字謡曰:‘丞相做事業(yè),???黃、蔡、葉。一朝西風起,乾鱉!’”
干鱉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干 | gān gàn | 干 | 3畫 | 基本字義 干(乾) gān(ㄍㄢ) ⒈ ?觸犯,冒犯,沖犯:干擾。干涉。干預(yù)(亦作“干與”)。森然干霄。 ⒉ ?追求,求取,舊指追求職位俸祿:干祿。干仕。 ⒊ ?關(guān)連,涉及:干系?;ゲ幌喔?。 ⒋ ?盾,古代抵御刀槍的兵器:大動干戈。 ⒌ ?古代用以記年、記月、記日、記時(亦作編排次序)的十個字(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天干。干支。 ⒍ ?涯岸,水邊:“河之干兮”。 ⒎ ?個數(shù):若干。 ⒏ ?沒有水分或水分少:干燥。干旱。干枯。干柴 |
鱉 | biē | 魚 | 19畫 | 基本字義 鱉(鱉) biē(ㄅ一ㄝ) ⒈ ?爬行動物,生活在水中,形狀像龜,背甲上有軟皮,無紋。肉可食,甲可入藥。亦稱“甲魚”、“團魚”;有的地區(qū)稱“黿”;俗稱“王八”。 異體字 鱉 鼈 龞 漢英互譯 turtle 造字法 形聲:從魚、敝聲 English turtle |
干鱉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干鱉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