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子吼
- 拼音shī zǐ hǒu
- 注音ㄕ ㄗˇ ㄏㄡˇ
- 繁體獅子吼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獅子吼[ shī zi hǒu ]
⒈ ?佛教語。比喻佛菩薩說法時震懾一切外道邪說的神威。見《維摩經(jīng)·佛國品》。泛指傳經(jīng)說法。喻悍妻怒罵之聲。
引證解釋
⒈ ?佛教語。比喻佛菩薩說法時震懾一切外道邪說的神威。見《維摩經(jīng)·佛國品》。
引《敦煌變文集·維摩經(jīng)押座文》:“請飯上方香積中,化座燈王獅子吼?!?/span>
⒉ ?泛指傳經(jīng)說法。參見“師子吼”。
引唐 劉禹錫 《送鴻舉游江西》詩:“與師相見便談空,想得高齋獅子吼。”
宋 楊萬里 《都下和同舍客李元老承信贈詩之韻》:“詩流倡和秋蟲鳴,僧房問答獅子吼?!?br />明 李贄 《說法因由》:“務(wù)獅子吼,無野狐禪。”
⒊ ?喻悍妻怒罵之聲。參見“河東獅吼”。
引宋 蘇軾 《寄吳德仁兼簡陳季常》詩:“龍丘 居士亦可憐,談空説有夜不眠;忽聞 河東 獅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br />按, 宋 陳慥 (字 季常 )好談佛,而其妻悍妒,故 蘇軾 以佛家語賦詩戲之。亦省作“獅吼”。 《再生緣》第五四回:“龍圖懼內(nèi)愁獅吼,難道説,朕亦低頭怕爾強?”
清 趙翼 《西巖招同沉既堂王夢樓兩前輩燕集》詩:“閫政嚴或跪請咎,君家伉儷無獅吼?!?/span>
國語辭典
獅子吼[ shī zi hǒu ]
⒈ ?獅子的吼聲。
⒉ ?比喻佛說法時發(fā)出很大的聲音,震動世界。也作「師子吼」。
引宋·蘇軾〈聞潮陽吳子野出家詩〉:「當為獅子吼,佛法無南北。」
《維摩詰經(jīng)·卷一·佛國品》:「獅子吼無畏音也,凡所言說不畏群邪異學,諭獅子吼眾獸下之?!?/span>
⒊ ?比喻悍妻罵人的聲音。
引宋·蘇軾〈寄吳德仁兼?陳季?!翟姡骸负雎労訓|獅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span>
獅子吼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子 | zǐ | 子 | 3畫 | 基本字義 子 zǐ(ㄗˇ) ⒈ ?古代指兒女,現(xiàn)專指兒子:子女。子孫。子嗣。子弟(后輩人,年輕人)。 ⒉ ?植物的果實、種子:菜子。瓜子兒。子實。 ⒊ ?動物的卵:魚子。蠶子。 ⒋ ?幼小的,小的:子雞。子畜。子城。 ⒌ ?小而硬的顆粒狀的東西:子彈( dàn )。棋子兒。 ⒍ ?與“母”相對: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輔音)。 ⒎ ?對人的稱呼:男子。妻子。士子(讀書人)。舟子(船夫)。才子。 ⒏ ?古代對人的尊稱;稱老師或稱有道德 |
獅 | shī | 犭 | 9畫 | 基本字義 獅(獅) shī(ㄕ) ⒈ ?哺乳動物,雄的脖子上有長鬣,多產(chǎn)于非洲及印度西北部(通常稱“獅子”;古亦作“師子”):獅子舞。獅子搏兔(喻對小事情也拿出全部力量,不輕視)。 異體字 獅 漢英互譯 king of beasts 造字法 形聲:從犭、師聲 English lion |
吼 | hǒu | 口 | 7畫 | 基本字義 吼 hǒu(ㄏㄡˇ) ⒈ ?獸大聲叫:吼叫。獅吼。 ⒉ ?人在激怒時的呼喊:大吼。 ⒊ ?(風、汽笛、大炮等)發(fā)出巨大的聲響:吼鳴。 異體字 ? 吽 呴 漢英互譯 roar、howl 造字法 形聲:從口、孔聲 English roar, shout; bark, howl |
獅子吼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獅子吼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