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膂
- 拼音xīn lǚ
- 注音ㄒ一ㄣ ㄌㄩˇ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心膂[ xīn lǚ ]
⒈ ?心與脊骨。
⒉ ?喻主要的輔佐人員。亦以喻親信得力之人。
⒊ ?喻重要的部門或職任。
⒋ ?心思與精力。
⒌ ?猶心懷。
引證解釋
⒈ ?心與脊骨。
引晉 陸機(jī) 《五等論》:“四體辭難,而心膂獲乂。”
宋 文天祥 《出真州》詩(shī)序:“予心自念,豈予死於是乎?為之踟躕,心膂如割?!?br />明 皇甫濂 《悼子乘》詩(shī):“奚但腸九迴,心膂成頽崩?!?/span>
⒉ ?喻主要的輔佐人員。亦以喻親信得力之人。
引《書·君牙》:“今命爾予翼,作股肱心膂。”
《三國(guó)志·吳志·周瑜傳》:“入作心膂,出為爪牙?!?br />唐 司空?qǐng)D 《太尉瑯琊王公中生祠碑》:“心膂連營(yíng),蓄雷霆於北落;股肱重鎮(zhèn),寄柱石於東門?!?br />明 夏完淳 《三國(guó)論》:“原夫 豐 配 去而 青 冀 衰, 葛 陸 盡而 吳 蜀 斃。興替之兆,實(shí)由心膂?!?/span>
⒊ ?喻重要的部門或職任。
引晉 庾亮 《讓中書監(jiān)表》:“今以臣之才,兼如此之嫌,而使內(nèi)處心膂,外總兵權(quán),以此求治,未之聞也。”
元 白樸 《梧桐雨》楔子:“幼讀儒書,兼通韜略,為藩鎮(zhèn)之名臣,受心膂之重寄?!?br />中國(guó)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武昌起義清方檔案》:“臣愚以為朝廷於 袁世凱 等既寄以心膂,似宜盡去其牽掣?!?/span>
⒋ ?心思與精力。
引晉 張華 《勞還師歌》:“將士齊心膂,感義忘其私?!?br />《舊唐書·太宗紀(jì)下》:“所以 屈突、尉遲,由仇敵而愿傾心膂?!?br />宋 范仲淹 《謝傳宣表》:“如朝廷未議解兵,臣愿奔走塞下,再竭心膂,少贖過尤。”
⒌ ?猶心懷。
引宋 羅大經(jīng) 《鶴林玉露》卷六:“不過豪俠使氣,狂醉於花月之間耳,社稷蒼生,曾不繫其心膂。”
國(guó)語辭典
心膂[ xīn lǚ ]
⒈ ?心與脊骨,都是人體中重要的部分。比喻親信的人。
引《三國(guó)志·卷五四·吳書·周瑜傳》:「臣竊以瑜昔見寵任,入作心膂,出為爪牙,銜命出征,身當(dāng)矢石?!?br />《文選·庾亮·讓中書令表》:「今以臣之才,兼如此之嫌,而使內(nèi)處心膂,外揔兵權(quán)?!?/span>
心膂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心 | xīn | 心 | 4畫 | 基本字義 心 xīn(ㄒ一ㄣ) ⒈ ?人和高等動(dòng)物體內(nèi)主管血液循環(huán)的器官(通稱“心臟”):心包。心律。心衰。心悸。 ⒉ ?中央,樞紐,主要的:心腹。中心。 ⒊ ?習(xí)慣上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情況,感情等:心理。心曲。心魄。心地。心扉。衷心。心曠神怡。人心惟危。 異體字 忄 ? 漢英互譯 heart、center、feeling、intention 相關(guān)字詞 口 造字法 象形:像心之形 English heart; mind, intelligence; soul |
膂 | lǚ | 月 | 14畫 | 基本字義 膂 lǚ(ㄌㄩˇ) ⒈ ?脊梁骨:膂力(體力)。 異體字 膐 English backbone, spinal column |
心膂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心膂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