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臍
- 拼音xiè qí
- 注音ㄒ一ㄝˋ ㄑ一ˊ
- 繁體蟹臍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蟹臍[ xiè qí ]
⒈ ?俗稱蟹的腹部。雄者狹長,稱尖臍;雌者圓闊,稱團臍。
引證解釋
⒈ ?俗稱蟹的腹部。雄者狹長,稱尖臍;雌者圓闊,稱團臍。
引宋 陸游 《今年立冬后菊方盛開小飲》詩:“傳芳那解烹羊腳,破戒猶慙擘蟹臍。”
蟹臍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蟹 | xiè | 蟲 | 19畫 | 基本字義 蟹 xiè(ㄒ一ㄝˋ) ⒈ ?〔螃蟹〕節(jié)肢動物,水陸兩棲。全身有甲殼,足有五對,前雙足成鉗狀,稱“螯”,橫著爬。腹部分節(jié),俗稱“臍”,雄性臍呈長尖形,雌性臍呈橢圓形。簡稱“蟹”,如“河蟹”,“海蟹”,“蟹黃”,“蟹青”。 異體字 蠏 ? 漢英互譯 crab 造字法 形聲:從蟲、解聲 English crab, brachyura |
臍 | qí | 月 | 10畫 | 基本字義 臍(臍) qí(ㄑ一ˊ) ⒈ ?肚子上臍帶脫落的痕跡。臍帶是胎兒肚子中間連結母體胎盤以吸取營養(yǎng)的管子:肚臍。 ⒉ ?螃蟹腹部下面的甲殼:尖臍(雄性)。團臍(雌性)。 異體字 臍 ? 漢英互譯 hilum、navel、omphalos、umbilicus English abdominal area of crab; navel |
蟹臍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蟹臍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