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
- 拼音qū fù
- 注音ㄑㄨ ㄈㄨˋ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曲阜[ qū fù ]
⒈ ?山東省的縣。位于省西南部,面積975平方公里,人口52萬。為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故鄉(xiāng),孔府、孔廟、孔林是中國古代三大建筑群之一,是全國重點(diǎn)文物保護(hù)單位。
英Qufu;
引證解釋
⒈ ?市名。在 山東省 中部偏南。 周武王 封弟 周公 旦 于 曲阜,為 魯 國都。以城中有阜,委曲長七八里,故名。 漢 置 魯縣,隋 改今名。為 孔子 故里。有 魯國 故城、孔廟、孔府、孔林等古跡,為著名游覽勝地。故城在今 山東省 曲阜市 西北。參閱 清 顧祖禹 《讀史方輿紀(jì)要·兗州府》。
曲阜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曲 | qū qǔ | 曰 | 6畫 | 基本字義 曲(麯、麴) qū(ㄑㄨ) ⒈ ?彎轉(zhuǎn),與“直”相對:彎曲。曲折( zhé )。曲筆(①古代史官不按事實(shí)、有意掩蓋真相的記載;②寫文章時(shí)故意離題而不直書其事的筆法)。曲肱而枕。曲盡其妙。 ⒉ ?不公正,不合理:曲說。曲解( jiě )。委曲求全。 ⒊ ?彎曲的地方:河曲。 ⒋ ?偏僻的地方:鄉(xiāng)曲。 ⒌ ?釀酒或制醬時(shí)引起發(fā)醇的東西:酒曲。曲霉。 ⒍ ?姓。 其他字義 曲 qǔ(ㄑㄨˇ) ⒈ ?能唱的文詞,一種藝術(shù)形式:曲藝。曲話。 ⒉ |
阜 | fù | 阜 | 8畫 | 基本字義 阜 fù(ㄈㄨˋ) ⒈ ?土山:高阜。如山如阜。 ⒉ ?盛,多,大:物阜民豐。民殷財(cái)阜。 異體字 峊 阝 English mound; abundant, ample, numerous |
曲阜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曲阜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