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蘿
- 拼音sōng luó
- 注音ㄙㄨㄥ ㄌㄨㄛˊ
- 繁體松蘿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松蘿[ sōng luó ]
⒈ ?亦作“松羅”。
⒉ ?即女蘿。地衣門植物。體呈絲狀,直立或懸垂,灰白或灰綠色,基部多附著在松樹或別的樹的樹皮上,少數(shù)生于石上??扇胨?,有祛寒退熱的作用。
⒊ ?借指山林。
⒋ ?茶名。因產(chǎn)于安徽省歙縣松蘿山,故名。
引證解釋
⒈ ?亦作“松羅”。
⒉ ?即女蘿。地衣門植物。體呈絲狀,直立或懸垂,灰白或灰綠色,基部多附著在松樹或別的樹的樹皮上,少數(shù)生于石上。可入藥,有祛寒退熱的作用。
引《詩·小雅·頍弁》“蔦與女蘿,施於松上” 毛 傳:“女蘿、兔絲,松蘿也?!?br />唐 黃滔 《敷水盧校書》詩:“宅帶松蘿僻,日唯猿鳥親。”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木四·松蘿》:“松蘿能平肝邪、去寒熱,同瓜蒂諸藥則能吐痰?!?/span>
⒊ ?借指山林。
引唐 王維 《別輞川別業(yè)》詩:“依遲動車馬,惆悵出松羅。”
唐 孟郊 《擢第后東歸書懷》詩:“松蘿雖可居,青紫終當(dāng)拾?!?br />宋 蘇軾 《杜處士傳》:“古人有三聘而起松蘿者,迫實用也?!?/span>
⒋ ?茶名。因產(chǎn)于 安徽省 歙縣 松蘿山,故名。
引明 許次紓 《茶疏·產(chǎn)茶》:“若 歙 之松羅, 吳 之虎邱, 錢唐 之龍井,香氣穰郁,并可雁行。”
國語辭典
松蘿[ sōng luó ]
⒈ ?產(chǎn)于安徽省歙縣松蘿山上的茶。
⒉ ?植物名。松蘿科松蘿屬。長達數(shù)尺,全體呈淡黃綠色,為多數(shù)分歧的線狀體,常攀附于其他植物上生長,自樹梢懸垂,可入藥。
松蘿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松 | sōng | 木 | 8畫 | 基本字義 松(鬆) sōng(ㄙㄨㄥ) ⒈ ?種子植物的一屬,一般為常綠喬木,脂可提取松香或松節(jié)油等。種子可榨油和食用:松針。松脂。松香。松子。 ⒉ ?稀散,不緊密,不靠攏,與“緊”相對:捆得太松。土質(zhì)松軟。蓬松。寬松。疏松。松懈。 ⒊ ?放開:松手。松綁。松心。 ⒋ ?用瘦肉做成的茸毛或碎末形的食品:肉松。魚松。 ⒌ ?姓。 異體字 ? 庺 枀 枩 柗 梥 鬆 漢英互譯 loose、looseness、not hard up、pine、relax、soft 相關(guān)字詞 緊 造字法 形聲:從木 |
蘿 | luó | 艸 | 11畫 | 基本字義 蘿(蘿) luó(ㄌㄨㄛˊ) ⒈ ?通常指某些能爬蔓的植物:女蘿。蔦蘿。藤蘿。 異體字 蘿 造字法 形聲:從艸、羅聲 English type of creeping plant; turnip |
松蘿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松蘿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