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買
- 拼音hé mǎi
- 注音ㄏㄜˊ ㄇㄞˇ
- 繁體和買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和買[ hé mǎi ]
⒈ ?猶和市。
⒉ ?宋代,政府于春季貸款給農(nóng)民,至夏秋時(shí)令農(nóng)民以絹償還,謂之和買。北宋末至南宋初,和買成為重賦,諸路先后按比例或全部折納現(xiàn)錢,折價(jià)屢增。
引證解釋
⒈ ?猶和市。
引《左傳·昭公十六年》“韓子 買諸賈人……﹝ 子產(chǎn) 曰﹞‘今吾子以好來辱,而謂敝邑強(qiáng)奪商人,是教敝邑背盟誓也’” 唐 孔穎達(dá) 疏:“上云‘買諸賈人’,則是和買。而 子產(chǎn) 謂之強(qiáng)奪者, 韓子 以威偪之,其賈必賤…… 子產(chǎn) 知其非和買,故云然也?!?/span>
⒉ ?宋 代,政府於春季貸款給農(nóng)民,至夏秋時(shí)令農(nóng)民以絹償還,謂之和買。 北宋 末至 南宋 初,和買成為重賦,諸路先后按比例或全部折納現(xiàn)錢,折價(jià)屢增。參閱《文獻(xiàn)通考·市糴一》、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事始一》。
引宋 王闢之 《澠水燕談錄·雜錄》:“祥符 初, 王旭 知 潁州,因歲飢,出庫錢貸民,約蠶熟一千輸一縑。其后 李士衡 行之 陜西,民以為便,今行於天下,於歲首給之。謂之和買絹,或曰預(yù)買,始於 旭 也。”
《元史·世祖紀(jì)十三》:“近制,和雇、和買不及軍家,今一切與民同。”
國語辭典
和買[ hé mǎi ]
⒈ ?宋代的貸款制度。春季青黃不接時(shí),官府借錢于民,夏秋間輸絹償還。
⒉ ?元代時(shí)指官府向民間購買物品。
引元·白樸《墻頭馬上·第二折》:「他承宣馳驛奉官差,來這里和買花栽?!?/span>
和買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買 | mǎi | 乙 | 6畫 | 基本字義 買(買) mǎi(ㄇㄞˇ) ⒈ ?拿錢換東西,與“賣”相對(duì):買賣。買辦(①采購貨物的人;②替外國資本家在本國市場(chǎng)上經(jīng)營的中間人和經(jīng)紀(jì)人)。買名。買好。買笑(舊指到妓院尋歡作樂)。買主。買方。買春(買酒,唐代酒名多帶“春”字) ⒉ ?招致:買禍。 ⒊ ?姓。 異體字 買 漢英互譯 buy 相關(guān)字詞 購、賣 造字法 原為會(huì)意 English buy, purchase; bribe, persuade |
和 | hé hè huó huò hú | 口 | 8畫 | 基本字義 和 hé(ㄏㄜˊ) ⒈ ?相安,諧調(diào):和美。和睦。和諧。和聲。和合(a.和諧;b.古代神話中象征夫妻相愛的兩個(gè)神)。和衷共濟(jì)。 ⒉ ?平靜:溫和。祥和。和平。和氣。和悅。和煦?;蒿L(fēng)和暢。 ⒊ ?平息爭端:講和。和約。和議。和親。 ⒋ ?數(shù)學(xué)上指加法運(yùn)算中的得數(shù):二加二的和是四。 ⒌ ?連帶:和盤托出(完全說出來)。和衣而臥。 ⒍ ?連詞,跟,同:我和老師打球。 ⒎ ?介詞,向,對(duì):我和老師請(qǐng)教。 ⒏ ?指日本國:和服(日本式服 |
和買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和買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