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
- 拼音mù xù
- 注音ㄇㄨˋ ㄒㄨˋ
- 詞性名詞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苜蓿[ mù xu ]
⒈ ?一種生長廣泛的重要的歐洲豆科牧草植物( Medicago sativa ),具三小葉和藍紫色花,主要作為牧草和綠肥作物,在旱季可生存,這是因為它們有特別長的根系,可適應不同的氣候和土壤條件。
英alfalfa;
引證解釋
⒈ ?古大苑語buksuk的音譯。植物名。豆科,一年生或多年生。原產(chǎn) 西域 各國, 漢武帝 時, 張騫 使 西域,始從 大宛 傳入。又稱懷風草、光風草、連枝草?;ㄓ悬S紫兩色,最初傳入者為紫色??晒╋暳匣蜃鞣柿希嗫墒秤?。 《史記·大宛列傳》:“﹝ 大宛 ﹞俗嗜酒,馬嗜苜蓿。
引漢 使取其實來。於是天子始種苜蓿、蒲陶肥饒地。及天馬多,外國使來眾,則離宮別觀旁盡種蒲萄、苜蓿極望。”
唐 薛令之 《自悼》詩:“朝日上團團,照見先生盤。盤中何所有,苜蓿長闌干?!?br />明 姚士粦 《見只編》卷中:“海鹽 翁學訓 嚴之,壽昌 人。為人嚴正,而接士寬厚。官貧齋冷,苜蓿自甘,未嘗與寒生計束修已上?!?/span>
⒉ ?馬嗜苜蓿,故亦用作馬的代稱。
引明 夏完淳 《大哀賦》:“嘶風則苜蓿千群,臥野則騊駼萬帳?!?/span>
國語辭典
苜蓿[ mù sù ]
⒈ ?植物名。豆科苜蓿屬,二年生草本。葉互生,有柄,小葉倒卵形或倒心臟形,先端圓形或凹入。春天由葉腋抽花梗,開黃色蝶形花。莢果螺旋形,邊緣具毛狀突起??晒┦呤场暳?、肥料等用。
英語lucerne, alfalfa
德語Schneckenklee (lat: Medicago)? (Eig, Bio)?
法語Luzerne (genre)?
苜蓿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蓿 | xù | 艸 | 14畫 | 基本字義 蓿 xù(ㄒㄨˋ) ⒈ ?◎ 〔苜?!骋姟败佟?。 異體字 造字法 形聲:從艸、宿聲 English clover, lucerne |
苜 | mù | 艸 | 8畫 | 基本字義 苜 mù(ㄇㄨˋ) ⒈ ?〔苜?!扯嗄晟荼局参?,葉子長圓形,花紫色,結莢果,可以喂牲口,做肥料。嫩苗可食。亦作“目宿”。 異體字 造字法 形聲:從艸、目聲 English clover |
苜蓿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苜蓿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