稗草
- 拼音bài cǎo
- 注音ㄅㄞˋ ㄘㄠˇ
- 詞性暫無(wú)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wú)組合信息
詞語(yǔ)解釋
稗草[ bài cǎo ]
⒈ ?稗子。
引證解釋
⒈ ?稗子。農(nóng)諺:好種出好稻,壞種出稗草;稗草拔光,稻谷滿倉(cāng)。參見“稗子”。
國(guó)語(yǔ)辭典
稗草[ bài cǎo ]
⒈ ?稗,一種植物,常雜生稻草間。稗草常用以泛指稻田中的雜草。
例如:「幫助父親拔稗草、洗田具,成了他們珍貴的相聚時(shí)刻?!?/span>
德語(yǔ)Hühnerhirse
稗草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草 | cǎo | 艸 | 9畫 | 基本字義 草 cǎo(ㄘㄠˇ) ⒈ ?對(duì)高等植物中除了樹木、莊稼、蔬菜以外的莖干柔軟的植物的統(tǒng)稱;廣義指莖干比較柔軟的植物,包括莊稼和蔬菜:青草。野草。茅草。水草?;ú?。草鞋。草堂(茅草蓋的堂屋,舊時(shí)文人以此自稱山野間的住所,有自謙卑陋的意思)。草原。草坪。草行露宿。草菅人命。 ⒉ ?特指用作燃料、飼料的稻麥之類的莖葉:草料。柴草。稻草。 ⒊ ?粗糙,不細(xì)致:草率( shuài )。草鄙(粗野樸陋)。草具(粗劣的食物)。 ⒋ |
稗 | bài | 禾 | 13畫 | 基本字義 稗 bài(ㄅㄞˋ) ⒈ ?一年生草本植物,長(zhǎng)在稻田里或低濕的地方,形狀像稻,是稻田的害草。果實(shí)可釀酒、做飼料。 ⒉ ?喻微小的,瑣碎的:稗官(古代的一種小官,專給帝王述說(shuō)街談巷議、市井傳聞。后泛稱記載軼聞瑣事的文字為“稗稗野史”)。稗史(記載軼聞瑣事的書)。 異體字 薭 造字法 形聲:從禾、卑聲 English darnels, weeds, tares small |
稗草的近義詞
- 暫無(wú)近義詞信息
稗草的反義詞
- 暫無(wú)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