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閦
- 拼音ā chù
- 注音ㄚ ㄔㄨˋ
- 詞性暫無(wú)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wú)組合信息
詞語(yǔ)解釋
阿閦[ ā chù ]
⒈ ?[梵Aksobhya]阿閦婆的省稱。義譯為無(wú)動(dòng)、不動(dòng)、無(wú)瞋恚。東方佛名。
引證解釋
⒈ ?[梵Aksobhya] 阿閦婆 的省稱。義譯為無(wú)動(dòng)、不動(dòng)、無(wú)瞋恚。東方佛名。
引《法華經(jīng)·化城喻品》:“其二沙彌東方作佛,一名 阿閦,在 歡喜國(guó) ;二名 須彌頂?!?br />明 湯顯祖 《紫簫記·皈依》:“伏念東方 阿閦,南方 寶相,西 無(wú)量壽,北 微妙聲,諸天持護(hù),得無(wú)上甚深微妙。”
清 厲鶚 《東城雜記·半畝居》:“俍亭禪師 浄挺 《夜過(guò)半畝居》詩(shī)云:‘……俛仰輿蓋寬,閒閒情自足。分坐成主賓, 阿閦 及 金粟。’”
阿閦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閦 | chù | 門 | 14畫 | 基本字義 閦 chù(ㄔㄨˋ) ⒈ ?眾多。 異體字 English crowd; transliteration of Sanskrit 'kso', e.g. 'aksobhya' |
阿 | ā ē | 阝 | 7畫 | 基本字義 阿 ā(ㄚ) ⒈ ?加在稱呼上的詞頭:阿大。阿爺。阿爹。阿羅漢。阿毛。阿婆。阿弟。阿姊。 其他字義 阿 ē(ㄜ) ⒈ ?迎合,偏袒:阿附。阿其所好。阿諛?lè)暧?⒉ ?凹曲處:山阿。 造字法 形聲:從阝、可聲 |
阿閦的近義詞
- 暫無(wú)近義詞信息
阿閦的反義詞
- 暫無(wú)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