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伯
- 拼音àn bó
- 注音ㄢˋ ㄅㄛˊ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案伯[ àn bó ]
⒈ ?明清時(shí),同一年考取的秀才彼此稱同案,稱對(duì)方的父親為案伯。
引證解釋
⒈ ?明 清 時(shí),同一年考取的秀才彼此稱同案,稱對(duì)方的父親為案伯。
引《儒林外史》第二回:“我因先生吃齋,倒想起一個(gè)笑話,是前日在城里我那案伯 顧 老相公 家聽見他説的?!?/span>
國(guó)語辭典
案伯[ àn bó ]
⒈ ?科舉時(shí)代同年考中的人,互稱為「同案」,稱同案的父親為「案伯」。
引《儒林外史·第二回》:「我因先生吃齋,倒想起一個(gè)笑話,是前日在城里我那案伯顧老相公家聽見他說的。」
案伯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伯 | bó bǎi bà | 亻 | 7畫 | 基本字義 伯 bó(ㄅㄛˊ) ⒈ ?兄弟排行次序:伯仲(指兄弟的次第,喻事物不相上下)。 ⒉ ?父親的哥哥:伯伯。伯父。伯母。 ⒊ ?對(duì)父輩戚友的尊稱:老伯。世伯。 ⒋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三等:伯爵。 ⒌ ?舊時(shí)對(duì)文章、道德足為表率者的尊稱:“海內(nèi)文章伯”。 ⒍ ?姓。 其他字義 伯 bǎi(ㄅㄞˇ) ⒈ ?〔大伯子〕丈夫的大哥。 其他字義 伯 bà(ㄅㄚˋ) ⒈ ?古同“霸”,古代諸侯聯(lián)盟的首領(lǐng)。 異體字 白 霸 漢英互譯 uncle、earl、count 造字法 |
案 | àn | 木 | 10畫 | 基本字義 案 àn(ㄢˋ) ⒈ ?長(zhǎng)形的桌子或架起來代替桌子用的長(zhǎng)木板:案子。案板。書案。條案。拍案而起。 ⒉ ?提出計(jì)劃、方法和建議的文件或記錄:檔案。備案。議案。提案。方案。有案可查。案卷。案牘。 ⒊ ?事件,特指涉及法律問題的事件:慘案。血案。案件。案例。案犯。破案。 ⒋ ?古代有短腳盛食物的木托盤:舉案齊眉(形容夫妻相敬)。 ⒌ ?同“按”。 異體字 桉 漢英互譯 case、desk、file、law case、record、table 造字法 形聲:從木、安聲 |
案伯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案伯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