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馬
- 拼音ān mǎ
- 注音ㄢ ㄇㄚˇ
- 繁體鞍馬
- 詞性名詞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鞍馬[ ān mǎ ]
⒈ ?泛指馬和馬具。
例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木蘭詩》
英horse and harness;
⒉ ?指人騎的馬。
例而操舍鞍馬,仗舟楫,與吳越爭衡?!抉R光《資治通鑒》
英horse;
⒊ ?騎馬的人。
例門前冷落鞍馬稀。——白居易《琵琶行》
英horseman;
⒋ ?一種體育器材,形狀略像馬,背部有兩個半圓環(huán),可以調(diào)整高度,用來做體操。
英side horse; saddle and horse;
引證解釋
⒈ ?亦作“鞌馬”。
⒉ ?馬和鞍子。
引《史記·田叔列傳褚少孫論》:“其后有詔募擇 衛(wèi)將軍 舍人以為郎,將軍取舍人中富給者,令具鞌馬絳衣玉具劍,欲入奏之?!?br />古樂府《木蘭詩》:“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br />唐 殷堯藩 《上巳日贈都上人》詩:“鞍馬皆爭麗,笙歌盡鬭奢?!?br />《水滸傳》第五十回:“前日又受他鞍馬羊酒,采段金銀,你如何賴得過?”
⒊ ?指騎馬。
引三國 魏 阮籍 《詠懷》之六四:“假乘 汧 渭 間,鞍馬去行游。”
唐 杜甫 《劉九法曹鄭瑕丘石門宴集》詩:“掾曹乘逸興,鞍馬得荒林?!?br />《水滸傳》第五二回:“大官人鞍馬風塵不易,初到此間,且省煩惱?!?/span>
⒋ ?借指戰(zhàn)斗生涯。
引唐 元稹 《唐故工部員外郎杜君墓系銘》:“天下文士遭罹兵戰(zhàn), 曹 氏父子鞍馬間為文,往往橫槊賦詩?!?br />清 鈕琇 《觚賸續(xù)編·李生孝友》:“盥櫛於鞍馬之間,炊紉於鋒鏑之下?!?/span>
⒌ ?古代酒令名。
引唐 白居易 《東南行一百韻寄通州元九侍御澧州李十一舍人果州崔二十二使君開州韋大員外庾三十二補闕杜十四拾遺李二十助教員外竇七校書》:“鞍馬呼教住,骰盤喝遣輸。長驅(qū)波卷白,連擲采成盧?!?br />原注:“骰盤、卷白波、莫走、鞍馬,皆當時酒令。”
⒍ ?體操器械的一種,有點像馬的形狀。背部有兩個環(huán),是木馬的一種。
⒎ ?競技體操項目之一,運動員在鞍馬上,手握雙環(huán)或撐著馬背做各種動作。
國語辭典
鞍馬[ ān mǎ ]
⒈ ?鞍和馬,借指騎馬或戰(zhàn)斗的生活。
引《漢書·卷九四·匈奴傳下》:「赫然發(fā)憤,遂躬戎服,親御鞍馬,從六郡良家材力之士,馳射上林?!?/span>
⒉ ?一種體操器械,形似馬,背部有兩個半圓環(huán),選手以手臂支撐身體,在鞍馬上做腿的擺動、回旋、交叉等體操動作。
鞍馬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馬 | mǎ | 馬 | 3畫 | 基本字義 馬(馬) mǎ(ㄇㄚˇ) ⒈ ?哺乳動物,頸上有鬃,尾生長毛,四肢強健,善跑,供人騎或拉東西:馬匹。駿馬。馬到成功。馬首是瞻(喻跟隨別人行動)。 ⒉ ?大:馬蜂。馬勺。 ⒊ ?姓。 異體字 馬 漢英互譯 gee、horse、horseflesh、neddy、steed、equine 造字法 原為象形 English horse; surname; KangXi radical 187 |
鞍 | ān | 革 | 15畫 | 基本字義 鞍 ān(ㄢ) ⒈ ?套在騾馬背上便于騎坐的東西:馬鞍。鞍鞒。鞍韂( chàn )(馬鞍和墊在馬鞍下面的東西。亦稱“鞍韉”)。 異體字 鞌 漢英互譯 pigskin、saddle 造字法 形聲:從革、安聲 English saddle; any saddle-shaped object |
鞍馬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鞍馬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