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僧祇
- 拼音ā sēng qí
- 注音ㄚ ㄙㄥ ㄑ一ˊ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阿僧祇[ ā sēng qí ]
⒈ ?梵語的譯音。義譯為無數(shù)。
引證解釋
⒈ ?梵語的譯音。義譯為無數(shù)。
引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雙樹幻鈔中》:“何以云阿僧祇,阿者 秦 言無,僧祇者, 秦 言數(shù),凡梵書稱阿僧祇,即 華 言無數(shù)也?!?br />章炳麟 《大乘佛教緣起考》:“大乘《入楞伽經(jīng)》第五云:‘大慧,我於娑婆世界,有三阿僧祇百千名號?!?/span>
阿僧祇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僧 | sēng | 亻 | 14畫 | 基本字義 僧 sēng(ㄙㄥ) ⒈ ?佛教指出家修行的人,梵語“僧伽”的簡稱:僧侶。僧尼。僧人。僧眾。僧俗。高僧。 異體字 漢英互譯 bonze、monk 相關字詞 尼、俗 造字法 形聲:從亻、曾聲 English Buddhist priest, monk; san of Sanskrit sangha |
祇 | zhǐ qí | 礻 | 8畫 | 基本字義 祇 zhǐ(ㄓˇ) ⒈ ?正、恰、只?!对娊?jīng)?小雅?何人斯》:“胡逝我梁,祇攪我心?!比龂?魏?曹丕《煌煌京洛行》:“多言寡誠,祇令事敗?!?其他字義 祇 qí(ㄑ一ˊ) ⒈ ?地神。說文解字:“祇,地祇,提出萬物者也。”如:“神祇”。 ⒉ ?安心?!对娊?jīng)?小雅?何人斯》:“壹者之來,俾我祇也?!编嵭?箋:“一者之來見我,我則知之,是使我心安也?!?⒊ ?大?!兑捉?jīng)?繫辭下》:“不遠復,無祇悔。” 異體字 示 秖 造字法 |
阿 | ā ē | 阝 | 7畫 | 基本字義 阿 ?。è冢?⒈ ?加在稱呼上的詞頭:阿大。阿爺。阿爹。阿羅漢。阿毛。阿婆。阿弟。阿姊。 其他字義 阿 ē(ㄜ) ⒈ ?迎合,偏袒:阿附。阿其所好。阿諛逢迎。 ⒉ ?凹曲處:山阿。 造字法 形聲:從阝、可聲 |
阿僧祇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阿僧祇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