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伯
- 拼音bā bó
- 注音ㄅㄚ ㄅㄛˊ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八伯[ bā bó ]
⒈ ?古代畿外八州的最高長官,分別掌管四方諸侯,相傳堯舜時皆有。
⒉ ?晉代郗鑒、阮放、卞壸、蔡謨、胡毋輔之、阮孚、劉綏、羊曼八人,時號兗州八伯。
引證解釋
⒈ ?古代畿外八州的最高長官,分別掌管四方諸侯,相傳 堯 舜 時皆有。 堯 時八伯為 驩兜、共工、放齊、鯀,馀四人不詳。見 唐 賈公彥 《周禮正義序》引 鄭玄 說。
引《禮記·王制》:“八州八伯?!?br />《尚書大傳》卷一下:“惟元祀巡守四岳八伯?!?br />鄭玄 注:“堯 時得 羲和,命為六卿,其主春夏秋冬者并掌方岳之事,是為四岳,出則為伯;其后稍死, 驩兜、共工 等代之,乃分置八伯?!?/span>
⒉ ?晉 代 郗鑒、阮放、卞壸、蔡謨、胡毋輔之、阮孚、劉綏、羊曼 八人,時號 兗州 八伯。
引《晉書·羊曼傳》:“時州里稱 陳留 阮放 為宏伯, 高平 郗鑒 為方伯, 泰山 胡毋輔之 為達(dá)伯, 濟陰 卞壼 為裁伯, 陳留 蔡謨 為朗伯, 阮孚 為誕伯, 高平 劉綏 為委伯,而 曼 為濌伯。凡八人,號 兗州 八伯?!?/span>
國語辭典
八伯[ bā bó ]
⒈ ?古代京畿外八州的最高長官,分別掌管四方諸侯,相傳堯、舜時皆有設(shè)置。堯時八伯有驩兜、共工、放齊、鯀,其余則不可考。舜時八伯相傳伯夷為陽伯,羲仲、羲叔之后為二羲伯,棄為夏伯,咎繇為秋伯,和仲、和叔之后為和伯,垂為冬伯,一人不詳。見宋·王應(yīng)麟《小學(xué)紺珠·卷五·名臣類上》。
⒉ ?兗州八伯的簡稱。參見「兗州八伯」條。
八伯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伯 | bó bǎi bà | 亻 | 7畫 | 基本字義 伯 bó(ㄅㄛˊ) ⒈ ?兄弟排行次序:伯仲(指兄弟的次第,喻事物不相上下)。 ⒉ ?父親的哥哥:伯伯。伯父。伯母。 ⒊ ?對父輩戚友的尊稱:老伯。世伯。 ⒋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三等:伯爵。 ⒌ ?舊時對文章、道德足為表率者的尊稱:“海內(nèi)文章伯”。 ⒍ ?姓。 其他字義 伯 bǎi(ㄅㄞˇ) ⒈ ?〔大伯子〕丈夫的大哥。 其他字義 伯 bà(ㄅㄚˋ) ⒈ ?古同“霸”,古代諸侯聯(lián)盟的首領(lǐng)。 異體字 白 霸 漢英互譯 uncle、earl、count 造字法 |
八 | bā | 八 | 2畫 | 基本字義 八 b?。è浓冢?⒈ ?數(shù)名,七加一(在鈔票和單據(jù)上常用大寫“捌”代):八面玲瓏。八卦(《周易》中的八種基本圖形)。 異體字 捌 丷 漢英互譯 eight 造字法 指事 English eight; all around, all sides |
八伯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八伯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