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合識
- 拼音bā hé shí
- 注音ㄅㄚ ㄏㄜˊ ㄕˊ
- 繁體八合識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八合識[ bā hé shí ]
⒈ ?蒙古語中的突厥語借詞,義為師父,源于古漢語“博士”。常見于元代典籍。
引證解釋
⒈ ?蒙古語中的突厥語借詞,義為師父,源于古漢語“博士”。常見于 元 代典籍?!跋煽装撕献R”,意即仙人師父,系對道士的尊稱。
引《元代白話碑集錄·一二三五年盩厔重陽萬壽宮圣旨碑三》:“仙孔八合識,你不揀擇出來那甚么,你底言語不信底人你識者?!?/span>
八合識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識 | shí zhì | 讠 | 7畫 | 基本字義 識(識) shí(ㄕˊ) ⒈ ?知道,認得,能辨別:識辨。識破。識相( xiàng )。識途老馬。 ⒉ ?所知道的道理:知識。常識。 ⒊ ?辨別是非的能力:見識。遠見卓識。 其他字義 識(識) zhì(ㄓˋ) ⒈ ?記?。翰┞剰娮R。 ⒉ ?標志,記號。 異體字 識 造字法 形聲:從讠、聲 |
合 | hé gě | 口 | 6畫 | 基本字義 合 hé(ㄏㄜˊ) ⒈ ?閉,對攏:合眼。合抱。珠連璧合。貌合神離。 ⒉ ?聚集:合力。合辦。合股。合資。 ⒊ ?不違背,一事物與另一事物相應或相符:合格。合法。情投意合。 ⒋ ?應該:合該。合當?!拔恼潞蠟闀r而著,詩歌合為時而作”。 ⒌ ?總共,全:合家歡樂。 ⒍ ?計,折算:合多少錢。 ⒎ ?中國古代樂譜的記音符號,相當于簡譜中的低音“5”。 其他字義 合 gě(ㄍㄜˇ) ⒈ ?中國市制容量單位,一升的十分之一。 ⒉ ?舊時量糧 |
八 | bā | 八 | 2畫 | 基本字義 八 bā(ㄅㄚ) ⒈ ?數名,七加一(在鈔票和單據上常用大寫“捌”代):八面玲瓏。八卦(《周易》中的八種基本圖形)。 異體字 捌 丷 漢英互譯 eight 造字法 指事 English eight; all around, all sides |
八合識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八合識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