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桿兵
- 拼音bái gǎn bīng
- 注音ㄅㄞˊ ㄍㄢˇ ㄅ一ㄥ
- 繁體白桿兵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白桿兵[ bái gǎn bīng ]
⒈ ?明末石砫土司馬千乘、秦良玉夫婦所統(tǒng)的部隊。所用長矛皆以白木為桿,不加裝飾,因號“白桿兵”。
引證解釋
⒈ ?明 末 石砫 土司 馬千乘、秦良玉 夫婦所統(tǒng)的部隊。所用長矛皆以白木為桿,不加裝飾,因號“白桿兵”。
引《明史·秦良玉傳》:“良玉 為人饒膽智,善騎射……而馭下嚴峻,每行軍發(fā)令,戎伍肅然。所部號白桿兵,為遠近所憚?!?br />亦稱“白桿軍”。 清 王韜 《甕牖馀談·法國奇女子傳》:“堂堂 中華,秦 家白桿軍安在,吾愿鑄金事之?!?/span>
國語辭典
白桿兵[ bái gǎn bīng ]
⒈ ?明相馬千乘的妻子秦良玉所率領(lǐng)的軍隊。其槍用白木為桿,故稱為「白桿兵」。
引《明史·卷二七〇·秦良玉傳》:「良玉為人饒膽智,善騎射,兼通詞翰,儀度嫻雅。而馭下嚴峻,每行軍發(fā)令,戎伍肅然。所部號『白桿兵』,為遠近所憚。」
白桿兵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桿 | gān gǎn | 木 | 7畫 | 基本字義 桿 gān(ㄍㄢ) ⒈ ?較長的棍:桿子(a.長棍;b.方言,指揭竿而起的人;c.指結(jié)伙搶劫的土匪)。旗桿。桅桿。電線桿。 其他字義 桿 gǎn(ㄍㄢˇ) ⒈ ?器物上像棍子的細長部分:桿秤(區(qū)別于臺秤等)。筆桿兒。桿菌。 ⒉ ?量詞,用于有桿的器物:一桿筆。一桿步槍。 異體字 桿 檊 竿 笴 漢英互譯 haulm、perch、pole、shank、staff 造字法 形聲:從木、干聲 English pole; shaft of spear |
兵 | bīng | 八 | 7畫 | 基本字義 兵 bīng(ㄅ一ㄥ) ⒈ ?武器:兵器。兵刃。兵不血刃(兵器上面沒有沾血,指不經(jīng)過戰(zhàn)斗而取得勝利)。 ⒉ ?戰(zhàn)士,軍隊:兵士。兵卒。兵丁。兵戎相見(指武裝沖突)。 ⒊ ?與軍事或戰(zhàn)爭有關(guān)事物的統(tǒng)稱:兵法。兵家。兵機。兵釁(戰(zhàn)爭的爭端)。兵書。兵諫(進諫時以武力要挾,迫使必從)。兵荒馬亂。兵貴神速。 異體字 漢英互譯 arms、soldiers 相關(guān)字詞 卒 造字法 會意:從丘、從八 English soldier, troops |
白 | bái | 白 | 5畫 | 基本字義 白 bái(ㄅㄞˊ) ⒈ ?雪花或乳汁那樣的顏色:白色。白米。 ⒉ ?明亮:白晝。白日做夢。 ⒊ ?清楚:明白。不白之冤。 ⒋ ?純潔:一生清白。白璧無瑕。 ⒌ ?空的,沒有加上其它東西的:空白。白卷。 ⒍ ?沒有成就的,沒有效果的:白忙。白說。 ⒎ ?沒有付出代價的:白吃白喝。 ⒏ ?陳述:自白。道白(亦稱“說白”、“白口”)。 ⒐ ?與文言相對:白話文。 ⒑ ?告語:告白(對公眾的通知)。 ⒒ ?喪事:紅白喜事(婚事和喪事)。 |
白桿兵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白桿兵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