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六掾
- 拼音bǎi liù yuàn
- 注音ㄅㄞˇ ㄌ一ㄡˋ ㄩㄢˋ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百六掾[ bǎi liù yuàn ]
⒈ ?《晉書·元帝紀》:“﹝建武元年三月﹞辛卯,即王位,大赦,改元……諸參軍拜奉車都尉,掾?qū)亳€馬都尉。辟掾?qū)侔儆嗳?,時人謂之'百六掾'?!焙笠蛞杂魅毫?。
引證解釋
⒈ ?后因以喻群僚。
引《晉書·元帝紀》:“﹝ 建武 元年三月﹞辛卯,即王位,大赦,改元……諸參軍拜奉車都尉,掾?qū)亳€馬都尉。辟掾?qū)侔兖N人,時人謂之‘百六掾’?!?br />宋 李曾伯 《挽別大參》詩:“百六掾間無足紀,二三子側(cè)每相隨?!?/span>
百六掾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掾 | yuàn | 扌 | 12畫 | 基本字義 掾 yuàn(ㄩㄢˋ) ⒈ ?原為佐助的意思,后為副官佐或官署屬員的通稱:掾史。掾吏。掾?qū)?。掾佐?造字法 形聲 English a general designation of officials |
六 | liù lù | 八 | 4畫 | 基本字義 六 liù(ㄌ一ㄡˋ) ⒈ ?數(shù)名,五加一(在鈔票或單據(jù)上常用大寫“陸”代):六書(古時分析漢字形、音、義而歸納出來的六種造字法)。六甲。六藝(a.古時指“禮”、“樂”、“射”、“御”、“書”、“數(shù)”六種技藝;b.六經(jīng))。六欲(佛教名詞,指“色欲”、“形貌欲”、“威儀姿態(tài)欲”、“言語音聲欲”、“細滑欲”、“人想欲”;泛指人的各種欲望)。六合(“東”、“南”、“西”、“北”、“上”、“下”,用以指天地和宇宙 |
百 | bǎi | 白 | 6畫 | 基本字義 百 bǎi(ㄅㄞˇ) ⒈ ?數(shù)名,十個十(在鈔票和單據(jù)上常用大寫“佰”代):百步穿楊。百兒八十。百分比。 ⒉ ?喻很多:百草。百貨。百姓(人民)。百般。百煉成鋼。百無聊賴。百廢俱興( xīng )。 異體字 佰 漢英互譯 hundred、all kind of 造字法 會意:從一、從白 English one hundred; numerous, many |
百六掾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百六掾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