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
- 拼音bái lù
- 注音ㄅㄞˊ ㄌㄨˋ
- 詞性名詞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白露[ bái lù ]
⒈ ?節(jié)氣名,每年九月上旬交節(jié)。
英White Dew;
引證解釋
⒈ ?秋天的露水。
引《詩(shī)·秦風(fēng)·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南朝 梁 江淹 《清思》詩(shī):“白露滋金瑟,清風(fēng)蕩玉琴。”
唐 韓愈 《秋懷》詩(shī)之二:“白露下百草,蕭蘭共雕悴?!?br />艾蕪 《榮歸》:“平野剛從叛亂里解脫出來,但危險(xiǎn)和襲擊,卻還同秋風(fēng)白露一道兒留著?!?/span>
⒉ ?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每年在陽(yáng)歷九月八日前后。
引《逸周書·時(shí)訓(xùn)》:“白露之日鴻鴈來?!?br />《禮記·月令》“﹝孟春之月﹞東風(fēng)解凍” 唐 孔穎達(dá) 疏:“謂之白露者,陰氣漸重,露濃色白?!?br />清 俞樾 《茶香室叢鈔·白露前雨》:“如雨在白露前一日,得稻一分?!?br />峻青 《海嘯》:“眼下白露快要到了,麥子再不下種,過了節(jié)氣,出不來苗,明春就抓瞎了?!?/span>
⒊ ?茶的一種。
引宋 楊伯嵒 《臆乘·茶名》:“茶之所產(chǎn),六經(jīng)載之詳矣,獨(dú)異美之名未備…… 豫章 曰白露,曰白茅?!?br />明 李時(shí)珍 《本草綱目·果四·茗》:“楚 之茶則有 荊州 之仙人掌、 湖南 之白露、 長(zhǎng)沙 之鐵色?!?/span>
⒋ ?猶言陳述吐露。
引唐 韓愈 《上留守鄭相公啟》:“不以真情狀白露左右。”
國(guó)語辭典
白露[ bái lù ]
⒈ ?秋天的露水。
引《詩(shī)經(jīng)·秦風(fēng)·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br />《禮記·月令》:「涼風(fēng)至,白露降,寒蟬鳴?!?/span>
⒉ ?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在國(guó)歷九月八日或九日。此時(shí)已入秋,早晚露水較重。
英語Bailu or White Dew, 15th of the 24 solar terms 二十四節(jié)氣|二十四節(jié)氣 8th-22nd September
德語Wei?er Tau (Beginn der k?lteren Jahreszeit (um 8. September)? (S)?
法語Rosée Blanche (une des 24 quinzaines de l'année solaire, commence vers le 7 septembre)?
白露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露 | lòu lù | 雨 | 21畫 | 基本字義 露 lù(ㄌㄨˋ) ⒈ ?靠近地面的水蒸氣,夜間遇冷凝結(jié)成的小水球:露水。白露。寒露。朝( zhāo )露。甘露。 ⒉ ?在室外,無遮蓋:露天。露宿。露營(yíng)。 ⒊ ?加入藥料或果子汁制成的飲料或藥劑:露酒。枇杷露。 ⒋ ?滋潤(rùn):覆露萬民。 ⒌ ?表現(xiàn),顯現(xiàn):露布(a.通告;b.古代指未加封緘的文書;c.檄文;d.捷報(bào)等)。露骨。袒露。吐露。揭露。暴露。 其他字義 露 lòu(ㄌㄡˋ) ⒈ ?用于一些口語詞語,如“露怯”、“露馬腳” |
白 | bái | 白 | 5畫 | 基本字義 白 bái(ㄅㄞˊ) ⒈ ?雪花或乳汁那樣的顏色:白色。白米。 ⒉ ?明亮:白晝。白日做夢(mèng)。 ⒊ ?清楚:明白。不白之冤。 ⒋ ?純潔:一生清白。白璧無瑕。 ⒌ ?空的,沒有加上其它東西的:空白。白卷。 ⒍ ?沒有成就的,沒有效果的:白忙。白說。 ⒎ ?沒有付出代價(jià)的:白吃白喝。 ⒏ ?陳述:自白。道白(亦稱“說白”、“白口”)。 ⒐ ?與文言相對(duì):白話文。 ⒑ ?告語:告白(對(duì)公眾的通知)。 ⒒ ?喪事:紅白喜事(婚事和喪事)。 |
白露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白露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