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衲琴
- 拼音bǎi nà qín
- 注音ㄅㄞˇ ㄋㄚˋ ㄑ一ㄣˊ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百衲琴[ bǎi nà qín ]
⒈ ?琴名。以桐木片合漆膠成的琴。
引證解釋
⒈ ?琴名。以桐木片合漆膠成的琴。
引唐 李綽 《尚書故實(shí)》:“李汧公(李勉 )取桐孫之精者,雜綴為之,謂之百衲琴?!?br />宋 張洎 《賈氏談錄·李氏制琴》:“嵩山 僧 如寂,嘗收得 李汧公 百衲琴,製度甚古拙,而音韻清越無比?!?br />宋 陸游 《秋陰》詩:“妙墨雙鉤帖,奇聲百衲琴。”
清 薛雪 《一瓢詩話》:“不去纖響,惟務(wù)雕繢,僅同百衲琴,軿湊雖工,膠滯清音,究非上品?!?br />亦省稱“百衲”。 清 錢謙益 《東歸漫興》詩之五:“古錦裹將 唐 百納,行宮拾得 宋 羅睺?!?/span>
國語辭典
百衲琴[ bǎi nà qín ]
⒈ ?樂器名。一種用桐木片上漆后,膠合而成的琴。
引《太平廣記·卷二〇三·李勉》:「唐汧公李勉,好雅琴。嘗取桐梓之精者,雜綴為之,謂之百衲琴?!?/span>
百衲琴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琴 | qín | 王 | 12畫 | 基本字義 琴 qín(ㄑ一ㄣˊ) ⒈ ?古代弦樂器,最初是五根弦,后加至七根弦(亦稱“七弦琴”;通稱“古琴”):琴瑟。琴曲。琴師。琴意。撫琴。琴棋書畫。 ⒉ ?某些樂器的統(tǒng)稱:鋼琴。月琴。胡琴。口琴。豎琴。小提琴。琴書(曲藝的一種)。彈琴。 異體字 ? ? ? 珡 琹 漢英互譯 musical instrument 造字法 象形:像樂器之形 English Chinese lute or guitar |
衲 | nà | 衤 | 9畫 | 基本字義 衲 nà(ㄋㄚˋ) ⒈ ?僧衣。 ⒉ ?僧人:老衲。 ⒊ ?同“納”。 漢英互譯 patch up 造字法 形聲:從衤、內(nèi)聲 English mend, sew, patch; line; quilt |
百 | bǎi | 白 | 6畫 | 基本字義 百 bǎi(ㄅㄞˇ) ⒈ ?數(shù)名,十個十(在鈔票和單據(jù)上常用大寫“佰”代):百步穿楊。百兒八十。百分比。 ⒉ ?喻很多:百草。百貨。百姓(人民)。百般。百煉成鋼。百無聊賴。百廢俱興( xīng )。 異體字 佰 漢英互譯 hundred、all kind of 造字法 會意:從一、從白 English one hundred; numerous, many |
百衲琴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百衲琴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