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角鼓
- 拼音bā jiǎo gǔ
- 注音ㄅㄚ ㄐ一ㄠˇ ㄍㄨˇ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八角鼓[ bā jiǎo gǔ ]
⒈ ?膜鳴樂器。鼓身木制,框淺,呈等邊八角形,一邊拴長穗,其余七邊各嵌一對小銅鈸。單面蒙蟒皮。演奏時左手執(zhí)鼓,右手拍擊或以指彈擊鼓面,間或搖鼓發(fā)出小鈸相擊聲。為北方曲藝“單弦”的主要伴奏樂器。
引證解釋
⒈ ?打擊樂器名。八角形小鼓,單面蒙皮,周圍七面嵌有響鈴,無鈴一面飾雙股長穗。演奏時用指擊鼓面發(fā)出鼓聲,搖動鼓身發(fā)出鈴聲。今為曲藝單弦的主要伴奏樂器。
⒉ ?滿族曲藝的一種。原為滿牧民歌曲,流行于 東北、內(nèi)蒙。乾隆 時發(fā)展成坐唱形式,并有專業(yè)藝人演出。后漸趨衰落。
引清 富察敦崇 《燕京歲時記·封臺》:“八角鼓乃青衣數(shù)輩,或弄弦索,或歌唱打諢,最足解頤?!?/span>
⒊ ?單弦的別稱。因用弦子和八角鼓伴奏,故名。
國語辭典
八角鼓[ bā jiǎo gǔ ]
⒈ ?樂器名。為單面蒙皮的八角形小鼓。其中七邊各開一長形孔,用銅軸串上兩個小銅鈸,另一邊木框上系有兩根長穗。演奏時,左手執(zhí)鼓,鼓面豎立,右手敲擊鼓面。早期用于滿族八角鼓戲,現(xiàn)為單弦主要伴奏樂器。
⒉ ?單弦的別稱。參見「單弦」條。
德語achteckige Trommel
八角鼓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角 | jiǎo jué | 角 | 7畫 | 基本字義 角 jiǎo(ㄐ一ㄠˇ) ⒈ ?牛、羊、鹿等頭上長出的堅硬的東西:牛角。鹿角。犄角。角質(zhì)。 ⒉ ?形狀像角的:菱角。皂角。 ⒊ ?突入海中的尖形的陸地(多用于地名):成山角(在中國山東?。?。 ⒋ ?幾何學指從一點引出兩條直線所夾成的平面部分:直角。角度。角鋼。角尺。 ⒌ ?物體邊沿相接的地方:角落。 ⒍ ?額骨(俗稱“額角”)。 ⒎ ?古代未成年男孩頭頂兩側(cè)束發(fā)為髻(亦稱“總角”)。 ⒏ ?古代軍中的一種樂器:畫角。號角。 |
鼓 | gǔ | 鼓 | 13畫 | 基本字義 鼓 gǔ(ㄍㄨˇ) ⒈ ?打擊樂器,圓柱形,中空,兩頭蒙皮:鼓樂( yuè )。鼓角( jiǎo )。大鼓。 ⒉ ?形狀、聲音、作用像鼓的:耳鼓。石鼓。 ⒊ ?敲擊或拍打使發(fā)出聲音:鼓吹。鼓噪。 ⒋ ?發(fā)動,使振作起來:鼓勵。鼓動。鼓舞。一鼓作氣。 ⒌ ?高起,凸出:鼓包。鼓脹。 ⒍ ?古代夜間擊鼓以報時,一鼓即一更。 異體字 皷 鼔 皼 漢英互譯 beat、drum、kettle、tambour 相關(guān)字詞 飽、癟、泄 造字法 會意 English drum; beat, top, strike |
八 | bā | 八 | 2畫 | 基本字義 八 b?。è浓冢?⒈ ?數(shù)名,七加一(在鈔票和單據(jù)上常用大寫“捌”代):八面玲瓏。八卦(《周易》中的八種基本圖形)。 異體字 捌 丷 漢英互譯 eight 造字法 指事 English eight; all around, all sides |
八角鼓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八角鼓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