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頭鼠竄
- 拼音bào tóu shǔ cuàn
- 注音ㄅㄠˋ ㄊㄡˊ ㄕㄨˇ ㄘㄨㄢˋ
- 繁體抱頭鼠竄
- 詞性暫無(wú)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wú)組合信息
詞語(yǔ)解釋
抱頭鼠竄[ bào tóu shǔ cuàn ]
⒈ ?狼狽逃走。
英flee helter-skelter; scurry off like a frightened rat;
引證解釋
⒈ ?形容急忙逃走的狼狽相。
引宋 蘇軾 《代侯公說(shuō)項(xiàng)羽辭》:“夫 陸賈,天下之辯士,吾前日遣之,智窮辭屈,抱頭鼠竄,顛狽而歸,僅以身免。”
《醒世恒言·錢秀才錯(cuò)占鳳凰儔》:“顏俊 滿面羞慚,敢怒而不敢言,抱頭鼠竄而去?!?br />清 魏源 《道光洋艘征撫記上》:“抱頭鼠竄者,膽裂之不暇,馮河暴虎者,虛驕而無(wú)實(shí)?!?br />瞿秋白 《赤都心史》三一:“當(dāng)時(shí)激憤了工人,揮起拳來(lái)就要上去打;他那鬼頭,也只得抱頭鼠竄了?!?/span>
國(guó)語(yǔ)辭典
抱頭鼠竄[ bào tóu shǔ cuàn ]
⒈ ?形容像鼠懼人一般,狼狽逃走的樣子。參見(jiàn)「奉頭鼠竄」條。
引宋·蘇軾〈擬侯公說(shuō)項(xiàng)羽辭〉:「夫陸賈天下之辯士,吾前日遣之,智窮辭屈,抱頭鼠竄,顛狽而歸,僅以身免?!?br />《儒林外史·第八回》:「次年,寧王統(tǒng)兵破了南贛官軍,百姓開(kāi)了城門,抱頭鼠竄,四散亂走?!?/span>
近逃之夭夭 狼狽逃走
抱頭鼠竄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頭 | tóu tou | 大 | 5畫 | 基本字義 頭(頭) tóu(ㄊㄡˊ) ⒈ ?人身體的最上部分或動(dòng)物身體的最前的部分:頭骨。頭腦。頭臉(①頭和臉;②指面貌;③指面子,體面)。頭角( jiǎo )(喻青年的氣概或才華)。 ⒉ ?指頭發(fā)或所留頭發(fā)的樣式:留頭。剃頭。 ⒊ ?物體的頂端:山頭。筆頭。兩頭尖。 ⒋ ?指事情的起點(diǎn)或端緒:從頭兒說(shuō)起。頭緒。 ⒌ ?物體的殘余部分:布頭兒。 ⒍ ?以前,在前面的:頭三天。 ⒎ ?次序在前,第一:頭等。頭生。 ⒏ ?首領(lǐng):頭子。頭目。 ⒐ |
鼠 | shǔ | 鼠 | 13畫 | 基本字義 鼠 shǔ(ㄕㄨˇ) ⒈ ?哺乳動(dòng)物的一科,門齒終生持續(xù)生長(zhǎng),常借嚙物以磨短,繁殖迅速,種類甚多,有的能傳播鼠疫等病原,并為害農(nóng)林草原,盜食糧食,破壞貯藏物、建筑物等(俗稱“耗子”):老鼠。鼠膽。鼠目寸光。投鼠忌器。鼠輩。 ⒉ ?隱憂:鼠思。 異體字 ? 鼡 漢英互譯 rat 造字法 象形:像鼠之形 English rat, mouse; KangXi radical 208 |
竄 | cuàn | 穴 | 12畫 | 基本字義 竄(竄) cuàn(ㄘㄨㄢˋ) ⒈ ?亂跑,逃走(用于敵軍、匪徒、野獸等):竄犯。竄擾。竄逃。竄踞。流竄。抱頭鼠竄。 ⒉ ?放逐:竄逐。 ⒊ ?修改文字:竄改。竄定(刪補(bǔ)改定)。點(diǎn)竄(刪減涂改)。 異體字 竄 篡 ? 漢英互譯 change、flee、scurry 造字法 形聲:從穴、串聲 English run away; revise, edit; expel |
抱 | bào | 扌 | 8畫 | 基本字義 抱 bào(ㄅㄠˋ) ⒈ ?用手臂圍?。簱肀?。抱小孩兒。合抱。抱殘守缺(形容保守,不知進(jìn)取)。 ⒉ ?圍繞,環(huán)繞:山環(huán)水抱。抱廈(房屋前面加出來(lái)的門廊,亦指后面毗連的小房子)。 ⒊ ?胸懷愿望,志向:抱負(fù)。 ⒋ ?心里存著,懷有:抱怨。抱恨。抱歉。抱憾。抱病。 ⒌ ?密合:衣服抱身兒。 ⒍ ?把他人的子女收養(yǎng)為自己的子女:抱養(yǎng)。 ⒎ ?量詞:表示兩臂合圍的量:一抱草。 ⒏ ?孵:抱窩。抱小雞。 異體字 勽 拋 捊 菢 漢英互譯 h |
抱頭鼠竄的反義詞
- 暫無(wú)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