菝葜
- 拼音bá qiā
- 注音ㄅㄚˊ ㄑ一ㄚ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菝葜[ bá qiā ]
⒈ ?一種藤本植物,俗稱金剛刺、金剛藤。
英China root greenbrier;
引證解釋
⒈ ?俗稱金剛刺、金剛藤。落葉攀援狀灌木,莖有刺,葉互生,卵圓形,花黃綠色。漿果球形,熟時(shí)紅色。根可入藥。
引明 李時(shí)珍 《本草綱目·草七·菝葜》:“菝葜山野中甚多。其莖似蔓而堅(jiān)強(qiáng),植生有刺。其葉團(tuán)大,狀如馬蹄,光澤似柿葉,不類冬青。秋開黃花,結(jié)紅子。其根甚硬,有硬鬚如刺?!?/span>
菝葜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葜 | qiā | 艸 | 12畫 | 基本字義 葜 qiā(ㄑ一ㄚ) ⒈ ?〔菝葜〕見“菝”。 異體字 English smilax china |
菝 | bá | 艸 | 11畫 | 基本字義 菝 bá(ㄅㄚˊ) ⒈ ?〔菝葜〕多年生草本植物,木質(zhì),莖高一米到兩米,有刺而外曲,花黃綠色,橘紅色漿果,像豆,地下根莖入藥。 造字法 形聲:從艸,拔聲 |
菝葜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菝葜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