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鞭
- 拼音bà wáng biān
- 注音ㄅㄚˋ ㄨㄤˊ ㄅ一ㄢ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霸王鞭[ bà wáng biān ]
⒈ ?爆竹的一種,燃之聲連串不絕者。
⒉ ?表演民間舞蹈用的彩色短棍,兩端安有銅片。俗稱連廂。
⒊ ?民間舞蹈。也叫花棍舞、打連廂。表演時一面舞動霸王鞭,敲擊四肢、肩、背等,一面歌唱。
⒋ ?灌木狀常綠植物。莖有五個棱,有成行的乳頭狀硬刺,開綠色小花。原產(chǎn)南洋群島,在熱帶常栽培做綠籬。
引證解釋
⒈ ?爆竹的一種,燃之聲連串不絕者。
引《金瓶梅》第四二回:“霸王鞭,到處響亮;地老鼠,串繞人衣?!?br />清 潘榮陛 《帝京歲時紀勝·煙火》:“﹝爆竹﹞又有霸王鞭,竹節(jié)花,泥筩花,金盆撈月,疊落金錢?!?/span>
⒉ ?表演民間舞蹈用的彩色短棍,兩端安有銅片。俗稱連廂。
⒊ ?民間舞蹈。也叫花棍舞、打連廂。表演時一面舞動霸王鞭,敲擊四肢、肩、背等,一面歌唱。
引丁玲 《太陽照在桑干河上》十三:“識字班還有些成績,在附近幾個村子里算最好的,春上還表演過霸王鞭?!?/span>
⒋ ?灌木狀常綠植物。莖有五個棱,有成行的乳頭狀硬刺,開綠色小花。原產(chǎn) 南洋群島,在熱帶常栽培做綠籬。
國語辭典
霸王鞭[ bà wáng biān ]
⒈ ?一種民間舞蹈用的彩色短棒。棒的兩端各控四、五個透空小孔,嵌入銅錢。表演時,藉搖動或碰擊身體,以發(fā)出清脆聲響。
⒉ ?一種民間舞蹈,源自金時的《連廂詞》。表演時舞動霸王鞭和利用霸王鞭碰擊身體,以發(fā)出清脆聲響。表演人數(shù)不拘,可變化排列各種隊形,熱鬧非凡。
⒊ ?植物名。大戟科大戟屬,常綠小喬木或灌木。莖多分歧,全枝含多量白色乳汁。葉具短柄,互生,倒披針狀長橢圓形或篦形。大戟花序成聚繖花序狀,著生于棱角的凹處。花柱連合,柱頭頭狀。
英語a rattle stick used in folk dancing, rattle stick dance
德語farbiger Stock, gebraucht in manchen Volkst?nzen (S)?, Volkstanz mit farbigen St?cken (S)?
霸王鞭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王 | wáng wàng | 王 | 4畫 | 基本字義 王 wáng(ㄨㄤˊ) ⒈ ?古代一國君主的稱號,現(xiàn)代有些國家仍用這種稱號:王國。王法。公子王孫。王朝( cháo )。 ⒉ ?中國古代皇帝以下的最高爵位:王公。王侯。 ⒊ ?一族或一類中的首領:山大王。蜂王。王牌(橋牌中最大的牌;喻最有力的人物或手段)。 ⒋ ?大:王父(祖父)。王母(祖母)。 ⒌ ?姓。 其他字義 王 wàng(ㄨㄤˋ) ⒈ ?古代指統(tǒng)治者謂以仁義取得天下:王天下。王此大邦。 異體字 玉 漢英互譯 amir、great、king 造字法 |
鞭 | biān | 革 | 18畫 | 基本字義 鞭 biān(ㄅ一ㄢ) ⒈ ?驅使牲畜的用具,柔軟像繩子:鞭桿。鞭長莫及。 ⒉ ?用鞭子抽打:鞭打。鞭撲。鞭責。鞭策。 ⒊ ?形狀細長類似鞭子的東西:教鞭。 ⒋ ?一種古代兵器,鐵制有節(jié),無鋒刃:鋼鞭。竹節(jié)鞭。 ⒌ ?編連成串的爆竹:鞭炮。小鞭。 異體字 鞕 漢英互譯 scourge 造字法 形聲:從革、便聲 English whip; whip; string of firecrackers |
霸 | bà | 雨 | 21畫 | 基本字義 霸 bà(ㄅㄚˋ) ⒈ ?指依杖權勢或武力欺壓他人的人或集團:霸王。稱霸。惡霸。 ⒉ ?奉行強力政策,或實行強力占有:霸占。霸權。霸道。霸略。 ⒊ ?古代稱諸侯的盟主:霸主(a.中國春秋時勢力最大并取得首領地位的諸侯;b.在某一領域或地區(qū)稱霸的人或集團)。霸業(yè)。春秋五霸。 異體字 灞 ? ? 伯 屰 覇 魄 漢英互譯 domination、tyrant 造字法 形聲:從雨、聲 English rule by might rather than right |
霸王鞭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霸王鞭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