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詔
- 拼音bā zhào
- 注音ㄅㄚ ㄓㄠˋ
- 繁體八詔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八詔[ bā zhào ]
⒈ ?隋·唐時期永昌、姚州地區(qū)有蒙巂詔、越析詔、浪穹詔、邆賧詔、施浪詔、蒙舍詔,又有時傍、矣川羅識二族,通號“八詔”。
引證解釋
⒈ ?隋 唐 時期 永昌、姚州 地區(qū)有 蒙巂詔、越析詔、浪穹詔、邆賧詔、施浪詔、蒙舍詔,又有 時傍、矣川羅識 二族,通號“八詔”。參閱《新唐書·南詔傳》。
引唐 王建 《宮詞》之二:“殿前傳點各依班,召對西來八詔蠻?!?br />宋 周煇 《清波別志》卷上:“八詔者, 隋 時 永昌 姚州 聞有 蒙舍詔、蒙雟詔、越析詔、浪穹詔、施浪詔 、邆 賧詔,又有 (時)傍、矣川羅識 二族,通號八詔。其后二族為 閤羅鳳 所滅,獨有六詔。南方之夷,惟 南詔 最大。夷語謂王為詔;或曰,當六詔皆在,歲有事天子各賜一詔,故曰‘八詔’?!?br />宋 張孝祥 《念奴嬌·張仲欽提刑行邊》詞:“方丈 三 韓,西山八詔,慕義羞椎結。”
八詔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詔 | zhào | 讠 | 7畫 | 基本字義 詔(詔) zhào(ㄓㄠˋ) ⒈ ?告訴,告誡:為人父者,必能詔其子。 ⒉ ?帝王所發(fā)的文書命令:詔書。詔令。詔諭。奉詔。遺詔。 異體字 詔 造字法 會意兼形聲 English decree, proclaim; imperial decree |
八 | bā | 八 | 2畫 | 基本字義 八 b?。è浓冢?⒈ ?數(shù)名,七加一(在鈔票和單據(jù)上常用大寫“捌”代):八面玲瓏。八卦(《周易》中的八種基本圖形)。 異體字 捌 丷 漢英互譯 eight 造字法 指事 English eight; all around, all sides |
八詔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八詔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