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衙
- 拼音běi yá
- 注音ㄅㄟˇ 一ㄚˊ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北衙[ běi yá ]
⒈ ?皇帝禁軍。唐代,羽林、龍武、神武、神策四軍為皇帝禁軍,因在皇宮之北,故稱。
引證解釋
⒈ ?皇帝禁軍。 唐 代,羽林、龍武、神武、神策四軍為皇帝禁軍,因在皇宮之北,故稱。
引《舊唐書·音樂志一》:“先一日,金吾引駕仗北衙四軍甲士,未明陳仗,衛(wèi)尉張?jiān)O(shè),光祿造食?!?br />《新唐書·兵志》:“夫所謂天子禁軍者,南、北衙兵也。南衙,諸衛(wèi)兵是也;北衙者,禁軍也?!?br />清 吳偉業(yè) 《即事》詩之一:“謁者北衙新掌節(jié),郎官西府舊乘驄?!?/span>
北衙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衙 | yá | 行 | 13畫 | 基本字義 衙 yá(一ㄚˊ) ⒈ ?舊時(shí)官署之稱:公衙。衙門。衙參( cān )(官吏到上司衙門,排班參見,稟白公事)。衙役。 ⒉ ?唐代皇帝前殿:“元和十五年正月……群臣始朝于宣政衙”。 ⒊ ?排列成行的事物:槐衙。柳衙。 異體字 牙 造字法 形聲:從行、吾聲 English public office; official residence |
北 | běi bèi | 匕 | 5畫 | 基本字義 北 běi(ㄅㄟˇ) ⒈ ?方向,早晨面對太陽,左手的一邊,與“南”相對:北方。北辰(古書指北極星)。北上(古代以北為上,后指去本地以北的某地,與“南下”相對)。北極星(出現(xiàn)在天空北部的一顆亮星,人常靠它辨別方向)。北國(指中國北部)。 ⒉ ?打了敗仗往回逃:敗北。 其他字義 北 bèi(ㄅㄟˋ) ⒈ ?古同“背”,違背,違反。 異體字 背 漢英互譯 north 相關(guān)字詞 南 造字法 會意 English north; northern; northward |
北衙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北衙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