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地
- 拼音bì dì
- 注音ㄅ一ˋ ㄉ一ˋ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避地[ bì dì ]
⒈ ?亦作“避墬”。
⒉ ?謂遷地以避災(zāi)禍。
⒊ ?猶言避世隱居。
引證解釋
⒈ ?亦作“避墬”。
⒉ ?謂遷地以避災(zāi)禍。
引《漢書·敘傳上》:“始皇 之末, 班壹 避墬於 樓煩,致馬牛羊數(shù)千羣?!?br />《漢書·敘傳上》:“﹝ 班彪 ﹞知 隗囂 終不寤,乃避墬於 河西?!?br />顏師古 注:“墬,古地字。”
《后漢書·東夷傳·濊》:“漢 初大亂, 燕、齊、趙 人往避地者數(shù)萬口?!?br />晉 張華 《博物志》卷六:“初, 粲 與族兄 凱 避地 荊州,依 劉表?!?br />宋 文天祥 《指南后錄·東海集序》:“自喪亂后,友人挈家避地?!?br />清 姚椿 《<喬處士遺集>序》:“嘗避地至吾郡,交幾社諸人?!?/span>
⒊ ?猶言避世隱居。
引《后漢書·郅惲傳》:“﹝ 郅惲 ﹞后坐事左轉(zhuǎn) 芒 長(zhǎng),又免歸,避地教授,著書八篇?!?br />李賢 注:“避地,謂隱遁也?!?br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漸江水》:“山中有三精舍,高薨凌虛,垂簷帶空。俯眺平林,煙香在下,水陸寧晏,足為避地之鄉(xiāng)矣!”
明 徐枋 《送笻在師游越》詩:“此行非避地,乘興獨(dú)相求。”
國(guó)語辭典
避地[ bì dì ]
⒈ ?因避亂而遷居他鄉(xiāng)。
引《后漢書·卷六八·許劭傳》:「方今小人道長(zhǎng),王室將亂,吾欲避地淮海,以全老幼?!?/span>
避地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地 | dì de | 土 | 6畫 | 基本字義 地 dì(ㄉ一ˋ) ⒈ ?人類生長(zhǎng)活動(dòng)的所在:地球(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說。 ⒉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質(zhì)。地殼。 ⒊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陸地。地下。 ⒋ ?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 ⒌ ?地球上的一個(gè)區(qū)域:地區(qū)。此地。 ⒍ ?建筑材料鋪成的平面:地板。地毯。 ⒎ ?所在空間或區(qū)域的部位:地點(diǎn)。目的地。 ⒏ ?人在社會(huì)關(guān)系中所處的位置:易地以處。 ⒐ ?表示思想或行動(dòng)的某種活動(dòng)領(lǐng)域 |
避 | bì | 辶 | 16畫 | 基本字義 避 bì(ㄅ一ˋ) ⒈ ?躲,設(shè)法躲開:避雨。避暑。避世。避諱?;乇?。避重就輕。避世絕俗。 ⒉ ?防止:避免。避孕。避嫌。避雷針。 異體字 辟 漢英互譯 avoid、prevent、shun 相關(guān)字詞 躲、就 造字法 形聲:從辶、辟聲 English avoid; turn aside; escape; hide |
避地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避地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