篳路藍縷
- 拼音bì lù lán lǚ
- 注音ㄅ一ˋ ㄌㄨˋ ㄌㄢˊ ㄌㄩˇ
- 繁體篳路藍縷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篳路藍縷[ bì lù lán lǚ ]
⒈ ?篳路柴車,藍縷破衣服。駕著柴車,穿著破衣去開辟山林。形容創(chuàng)業(yè)的艱辛。
例篳路藍縷,以啟山林。——《左傳》
英endure great hardships in pioneer work;
引證解釋
⒈ ?亦作“篳簬籃縷”。
引《左傳·宣公十二年》:“篳路藍縷,以啟山林?!?br />《方言》云:‘ 楚 謂凡人家貧衣破丑敝為藍縷?!{縷,謂敝衣也。”
梁啟超 《過渡時代論》六:“故必有大刀闊斧之力,乃能收篳路藍縷之功?!?br />夏衍 《別桂林--<愁城記>代序》:“更有著三年來篳路藍縷,好容易才奠定了基礎的一個文化的堡壘。”
宋 劉克莊 《饒州新城記》:“昔之人有篳簬籃縷而造邦者,有布衣帛冠而強國者?!?/span>
國語辭典
篳路藍縷[ bì lù lán lǚ ]
⒈ ?篳路,以荊竹編制的柴車。篳路藍縷指駕柴車,穿破衣,以開辟山林。語出唐·孔穎達·正義:「以荊竹織門謂之篳門,則篳路亦以荊竹編車,故謂篳路為柴車。方言云:『楚謂凡人貧,衣破丑敝為藍縷。』藍縷謂敝衣也。」后比喻創(chuàng)造事業(yè)的艱苦。連橫〈臺灣通史序〉:「夫臺灣固海上之荒島爾!篳路藍縷,以啟山林,至于今是賴?!挂沧鳌干溌匪{縷」、「蓽露藍蔞」、「篳路襤褸」。
引《左傳·宣公十二年》:「訓之以若敖、蚡冒篳路藍縷,以啟山林?!?/span>
近胼手胝足 手足胼胝
篳路藍縷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縷 | lǚ | 纟 | 12畫 | 基本字義 縷(縷) lǚ(ㄌㄩˇ) ⒈ ?線:千絲萬縷。不絕如縷。 ⒉ ?泛指線狀物。 異體字 縷 漢英互譯 detailed、thread、wisp 造字法 形聲:從纟、婁聲 English thread; detailed, precise |
路 | lù | 足 | 13畫 | 基本字義 路 lù(ㄌㄨˋ) ⒈ ?道,往來通行的地方:道路。公路。水路。陸路。路途。路程。路人(行路的人,喻不相干的人)。狹路相逢。 ⒉ ?思想或行動的方向、途徑:思路。生路。出路。路子。路數(shù)( shù )。 ⒊ ?方面,地區(qū):外路貨。各路人馬。 ⒋ ?種類:一路貨色。 ⒌ ?大,正:“厥聲載路”。路門(宮室最內的正門)。路車(古代帝王及諸侯貴族所乘的車)。路輿(古代君主所乘的車)。路寢(古代君主處理政事的宮室)。 ⒍ ?車:篳 |
藍 | lán | 艸 | 13畫 | 基本字義 藍(藍) lán(ㄌㄢˊ) ⒈ ?用靛青染成的顏色,晴天天空的顏色:藍盈盈。蔚藍。藍本。藍圖。 ⒉ ?植物名,品種很多,如“蓼藍”、“菘藍”、“木藍”、“馬藍”等。 ⒊ ?古同“襤”,襤褸。 ⒋ ?姓。 異體字 藍 漢英互譯 blueness 造字法 形聲:從艸、監(jiān)聲 English blue; indigo plant; surname |
篳 | bì | 竹 | 12畫 | 基本字義 篳(篳) bì(ㄅ一ˋ) ⒈ ?用荊條、竹子等編成的籬笆或其他遮攔物:篳門。蓬門篳戶。篳門閨竇(窮人的住處)。 異體字 篳 蓽 造字法 形聲:從竹、畢聲 English wicker, bamboo |
篳路藍縷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