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紈
- 拼音bīng wán
- 注音ㄅ一ㄥ ㄨㄢˊ
- 繁體冰紈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冰紈[ bīng wán ]
⒈ ?潔白的細絹。
⒉ ?代指絹制的團扇。
引證解釋
⒈ ?潔白的細絹。
引《漢書·地理志下》:“后十四世, 桓公 用 管仲,設輕重以富國,合諸侯成伯功,身在陪臣而取三歸。故其俗彌侈,織作冰紈綺繡純麗之物?!?br />顏師古 注:“冰謂布帛之細,其色鮮絜如冰者也。紈,素也?!?br />唐 許敬宗 《麥秋賦》:“非甘泉而滌景,異寒氣而浮涼。卻冰紈於寶笥,屏珍簟於披香?!?br />清 吳偉業(yè) 《宮扇》詩:“玳瑁簾開南內宴,沉香匣啟西川扇。蟬翼描來云母輕,冰紈製就天孫艷。”
⒉ ?代指絹制的團扇。
引宋 蘇軾 《元祐三年端午節(jié)貼子詞·皇帝閣》:“一扇清風灑面寒,應緣飛白在冰紈?!?br />明 葉憲祖 《夭桃紈扇》第四折:“那時匆匆不及寫書,只留下紈扇一面。表相思未寫鸞箋,把冰紈留付多才?!?br />清 龔自珍 《意難忘》詞:“秋花分小影,秀句寫冰紈。眉意淺,佩聲殘,有珍重千般。”
國語辭典
冰紈[ bīng wán ]
⒈ ?鮮潔如冰的白絹。
引《文選·范曄·宦者傳論》:「冰紈霧縠之積,盈牣珍藏?!?br />《文選·劉孝標·辯命論》:「夫食稻粱,進芻豢,衣狐貉,襲冰紈,觀窈眇之奇舞,聽云和之琴瑟,此生人之所急,非有求而為也。」
⒉ ?用輕細的絹制成的團扇,因潔白如冰,故稱為「冰紈」。
冰紈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紈 | wán | 纟 | 6畫 | 基本字義 紈(紈) wán(ㄨㄢˊ) ⒈ ?細絹,細的絲織品:紈素。紈绔(舊指富家子弟的華美衣著;泛指富家子弟,如“紈紈子弟”)。 異體字 紈 造字法 形聲:從纟、丸聲 English white silk, fine silk; gauze |
冰 | bīng | 冫 | 6畫 | 基本字義 冰 bīng(ㄅ一ㄥ) ⒈ ?水因冷凝結成的固體:冰塊。冰凌。冰箱。冰窖。冰雕。冰封。冰球。冰鎮(zhèn)。冰釋(像冰一樣融化,喻嫌隙、懷疑、誤會等完全消除)。冰淇淋。 ⒉ ?結晶成固體,呈結晶形的:冰糖。冰晶石。 ⒊ ?使人感到寒冷:冰手冰腳。 ⒋ ?用冰貼近東西使其變涼:把汽水冰上。 ⒌ ?潔白明徹:冰綃。冰心。冰清玉潔。冰肌玉骨(a.形容婦女的皮膚;b.形容梅花的高潔)。 異體字 仌 冫 氷 凝 漢英互譯 ice 相關字詞 炭 造字法 會意 |
冰紈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冰紈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