鬢棗
- 拼音bìn zǎo
- 注音ㄅ一ㄣˋ ㄗㄠˇ
- 繁體鬢棗
- 詞性暫無(wú)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wú)組合信息
詞語(yǔ)解釋
鬢棗[ bìn zǎo ]
⒈ ?亦作“鬢棗”。
⒉ ?古代婦女發(fā)具之一。形如棗核,因以名之。
引證解釋
⒈ ?亦作“髩棗”。古代婦女發(fā)具之一。形如棗核,因以名之。
引唐 宇文氏 《妝臺(tái)記》:“梁簡(jiǎn)文 詩(shī):‘同安鬟里撥,異作額間黃?!瘬苷撸骈_(kāi)也。婦女理鬟用撥,以木為之,形如棗核,兩頭尖尖,可二寸長(zhǎng),以漆光澤,用以鬆髩,名曰髩棗?!?/span>
鬢棗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huà) | 意思解釋 |
---|---|---|---|---|
棗 | zǎo | 木 | 8畫(huà) | 基本字義 棗(棗) zǎo(ㄗㄠˇ) ⒈ ?落葉灌木或喬木,枝有刺,葉卵形,開(kāi)小黃花,核果稱“棗子”或“棗兒”,橢圓形,熟時(shí)紅色,可食:棗紅。棗泥。囫圇吞棗(喻讀書(shū)等不加分析辨別地籠統(tǒng)接受)。 異體字 栆 棗 漢英互譯 Chinese date 造字法 會(huì)意 English date tree; dates, jujubes; surname |
鬢 | bìn | 髟 | 20畫(huà) | 基本字義 鬢(鬢) bìn(ㄅ一ㄣˋ) ⒈ ?臉旁靠近耳朵的頭發(fā):鬢發(fā)( fà )。鬢角。鬢絲。 異體字 鬢 髩 鬂 漢英互譯 temples 造字法 形聲:從髟、賓聲 English hair on temples |
鬢棗的近義詞
- 暫無(wú)近義詞信息
鬢棗的反義詞
- 暫無(wú)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