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
詞語解釋
波斯[ bō sī ]
⒈ ?伊朗的舊稱。
英Persia;
引證解釋
⒈ ?國名。即 伊朗。我國歷史上亦稱 安息。位于 西南亞,南臨 波斯灣 和 阿曼灣。早在公元前二世紀(jì)就和我國有友好往來,并通過“絲綢之路”進(jìn)行經(jīng)濟(jì)、文化交流。
⒉ ?國名。即 蘇木都剌國。史書上亦稱 八昔。在今 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 北部。參閱 宋 周去非 《嶺外代答》卷三、《元史·武宗紀(jì)》。
⒊ ?古代 中國 人認(rèn)為 波斯 是海外出產(chǎn)珍寶的地方,因以借指寶貝。
引《三寶太監(jiān)西洋記》第四回:“手兒里一傍把個(gè)包來拆開,只見包兒里面端正有兩件波斯。”
⒋ ?指識(shí)寶的外國商人。
引宋 樂史 《楊太真外傳》卷下:“交趾 貢龍腦香,有蟬蠶之狀,五十枚。波斯言老龍腦樹節(jié)方有。禁中呼為瑞龍腦?!?br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劫寶》:“望風(fēng)便生降,好似波斯樣?!?/span>
⒌ ?戲稱長髯者。因 波斯 人每多須,故云。
引元 關(guān)漢卿 《緋衣夢》第三折:“為因老夫滿面虬鬚,貌類色目人,滿朝人皆呼老夫?yàn)?波斯 錢大尹?!?/span>
國語辭典
波斯[ bō sī ]
⒈ ?國名。(Persia)?今伊朗的舊名,在亞洲西部。參見「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條。
⒉ ?燭工、燭商所供奉的行神。相傳波斯原為一貧苦樵夫,伐樹時(shí),偶然間砍倒一棵樹,見樹皮上有白脂,進(jìn)貢于禹,后制為蠟燭,遂被奉為行神。
英語Persia
德語Perserreich (Gesch)?
法語Perse
波斯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斯 | sī | 斤 | 12畫 | 基本字義 斯 sī(ㄙ) ⒈ ?這,這個(gè),這里:斯人。斯時(shí)。以至于斯。 ⒉ ?乃,就:有備斯可以無患。 ⒊ ?劈:“墓門有棘,斧以斯之”。 ⒋ ?古同“廝”,卑賤。 ⒌ ?古同“澌”,盡。 ⒍ ?姓。 異體字 撕 纚 漢英互譯 this 造字法 形聲:從斤、其聲 English this, thus, such; to lop off; emphatic particle |
波 | bō | 氵 | 8畫 | 基本字義 波 bō(ㄅㄛ) ⒈ ?水面振蕩起伏的運(yùn)動(dòng):波浪。波濤。波瀾。波光。波紋。波蕩。推波助瀾。波及(影響到,牽涉到)。 ⒉ ?物理學(xué)上指振動(dòng)在物質(zhì)中的傳播能量遞進(jìn)的一種形式:電波。光波。超聲波。波長。波段。波速。波譜。 異體字 溊 漢英互譯 wave 造字法 形聲:從氵、皮聲 English waves, breakers; undulations |
波斯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波斯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