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辨菽麥
- 拼音bù biàn shū mài
- 注音ㄅㄨˋ ㄅ一ㄢˋ ㄕㄨ ㄇㄞˋ
- 繁體不辨菽麥
- 詞性暫無詞性信息
- 組合暫無組合信息
詞語解釋
不辨菽麥[ bù biàn shū mài ]
⒈ ?辨不清大豆和麥子。比喻愚昧沒有識(shí)別能力。
例周子有兄而無慧,不能辨菽麥,故不可立?!蹲髠鳌こ晒四辍?/span>
英cannot tell beans from wheat;
⒉ ?形容愚昧,缺乏實(shí)際知識(shí)。
例世間也盡有不辨菽麥的人?!簟侗Ъゃy杏》
英have no practical knowledge;
引證解釋
⒈ ?形容愚昧無知。今亦指脫離生產(chǎn)實(shí)踐,缺乏實(shí)際知識(shí)。
引《左傳·成公十八年》:“周子 有兄而無慧,不能辨菽麥?!?br />杜預(yù) 注:“菽,大豆也。豆麥?zhǔn)庑我讋e,故以為癡者之候?!?br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珠兒》:“兒漸長,魁梧可愛,然性絶癡,五六歲尚不辨菽麥?!?br />郭沫若 《抱箭集·銀杏》:“世間也盡有不辨菽麥的人?!?/span>
國語辭典
不辨菽麥[ bù biàn shú mài ]
⒈ ?菽,豆子。不辨菽麥指無法分別豆子與麥子。形容人愚昧無知。語本后亦比喻缺乏常識(shí)或判斷能力。南朝梁·陶弘景〈相經(jīng)序〉:「或不辨菽麥,更保黃者,此又明其偏有得也。」
引《左傳·成公十八年》:「周子有兄而無慧,不能辨菽麥,故不可立?!?/span>
不辨菽麥的單字解釋
漢字 | 拼音 | 部首 | 筆畫 | 意思解釋 |
---|---|---|---|---|
菽 | shū | 艸 | 11畫 | 基本字義 菽 shū(ㄕㄨ) ⒈ ?豆的總稱:菽水(泛指粗茶淡飯,用以指對(duì)父母的奉養(yǎng),如“菽菽承歡”)。菽麥。菽粟。 異體字 尗 造字法 形聲:從艸、叔聲 English beans and peas, collectively |
麥 | mài | 麥 | 7畫 | 基本字義 麥(麥) mài(ㄇㄞˋ) ⒈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有“小麥”、“大麥”、“燕麥”等多種,子實(shí)供磨面食用,亦可用來制糖或釀酒。通常專指“小麥”(通稱“麥子”):麥田。麥?zhǔn)铡{滐埗垢ㄖ皋r(nóng)家粗茶淡飯)。 ⒉ ?姓。 異體字 麥 漢英互譯 wheat 造字法 原為形聲 English wheat, barley, oats; simplified form of KangXi radical number 199 |
不 | bù fǒu | 一 | 4畫 | 基本字義 不 bù(ㄅㄨˋ) ⒈ ?副詞。 ⒉ ?用在動(dòng)詞、形容詞和其它詞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語素前面,構(gòu)成形容詞: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謙)。不刊(無須修改,不可磨滅)。不學(xué)無術(shù)。不速之客。 ⒊ ?單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不,我不知道。 ⒋ ?用在句末表疑問:他現(xiàn)在身體好不? 其他字義 不 fǒu(ㄈㄡˇ) ⒈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異體字 否 柎 漢英互譯 no、not 相關(guān)字詞 沒有 造字法 象形 |
辨 | biàn | 辛 | 16畫 | 基本字義 辨 biàn(ㄅ一ㄢˋ) ⒈ ?分別,分析,明察:辨別。辨認(rèn)。辨析。辨正。辨識(shí)。明辨是非。 ⒉ ?古代土地面積單位,九夫?yàn)橐槐妫弑鏋橐徊ⅰ?異體字 辦 辧 辯 漢英互譯 differentiate、discriminate、distinguish 造字法 形聲:從辛、辨省聲 English distinguish, discriminate |
不辨菽麥的近義詞
- 暫無近義詞信息
不辨菽麥的反義詞
- 暫無反義詞信息